领导人本身的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如果他本身的行为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信从。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资治通鉴.齐纪.明帝建
《国语.晋语八》:“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医和,秦国良医,名和,有人说和即缓)。……赵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上医,高明的医生。医国,以治病比喻救治国家
源见“折鼎覆?”。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太尉樊稜,司徒许相,皆窃位怀禄,苟进无耻,终无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主谓 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语本《易经·鼎》:“鼎
同“狄泉苍鸟”。清王夫之《仿昭代诸家体.倪司徒元璐》诗:“怖鬼已勤悬紫蟹,冲天无望锢苍鹅。”
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昔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荼,茅、芦上的白花,至秋繁茂。凝脂看不到任何孔隙,极为细腻,用以形容网的细密。后用“秋荼密网”比喻刑法繁多而苛细。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
同“狡焉思启”。清魏源《筹海篇三》:“既款以后,夷瞰我虚实,藐我废弛,其所以严武备、绝狡启者,尤当倍急于未款之时。”【词语狡启】 汉语大词典:狡启
古代钻木取火,所用木头四季不同,一年轮一遍,叫“钻燧改火”,冬天用槐木或檩木,称“槐火”。《论语.阳货》:“钻燧( ㄙㄨㄟˋ suì 碎)改火。”汉代马融注:“冬取槐檩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
同“莱衣彩戏”。金元好问《乔夫人彩绣仙人图》诗:“彩服仙童画不如,直疑莱子戏庭除。”
同“绛帐”。清郑燮《赠高邮傅明府并示王君廷?》诗:“颇有王生者,曾经绛幄延。”
同“谢家池”。宋姜特立《画堂春》词:“故园二月正芳菲,红紫团枝,一番草绿谢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