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着哀痛表达其真诚的心意。唐代韩愈《祭十二郎文》:“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季父:叔父。【词语衔哀致诚】 成语:衔哀致诚
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草头上露水少而易干,后因以比喻荣华富贵转瞬即逝。元 萨都剌《寒江钓雪图》诗:“人间富贵草头露,桐江何处见羊裘?”见“草头之
《后汉书》卷三十一《贾琮传》:“中平元年,交阯屯兵反,执刺史及合浦太守……有司举琮为交阯刺史。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故聚以为盗贼。琮即移书告示,各
同“秦庭朗镜”。唐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心托秦明镜,才非楚白珩。”
源见“三倒”。形容议论精妙,令人佩服之极。唐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少序》:“吾因抚掌大笑,扬眉当之。使王澄再闻,亦复绝倒。”【词语绝倒】 汉语大词典:绝倒
源见“巫山云雨”。指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喻指多情女。唐岑参《醉戏窦子美人》诗:“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唐孟浩然《同张明府碧溪赠答》诗:“自有阳台女,朝朝拾翠过。”【词语阳台女】 汉语大词
《汉书.扬雄传上》:“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后以“日薄西山”比喻人的衰老或事物的临近危亡。晋李密《陈情事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其余
唐.韦应物《示全真元常》诗:“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唐.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写风雪或风雨声中,对床谈心的情景。“夜雨对床”之语,唐人多有。宋.苏轼、苏辙兄弟诗中
不善。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左传》僖公四年:“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词语不穀】 汉语大词典:不穀
源见“班姬咏扇”。指班姬失宠后自喻以抒怨的团扇,借咏愁怨。闽徐夤《恨》诗:“燕国飞霜将破夏,汉宫纨扇岂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