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可救训

不可救训

见“不可救药”。严复《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最下之人,野蛮如虎兕,~。”


猜你喜欢

  • 尧禅舜

    《史记.五帝本纪》:“尧立七十年得舜……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尧帝儿子丹朱不贤,因此便把天下禅让给舜。后用为咏禅让帝位或王权易姓之典。唐.沈佺期《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

  • 万里同风

    意谓天下统一,政教相同。《汉书.终军传》:“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词语万里同风】  成语:万里同风

  • 王蠋系树

    《史记.田单列传》:“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蠋贤,令军中曰‘环画邑三十里无入’,以蠋之故。已而使人谓蠋曰:‘齐人多高子之义,吾以子为将,封子万家。’蠋固谢(坚决拒绝)。燕人曰:‘子不听,吾引三军而屠画

  • 著作等身

    同“等身著作”。清钱泳《履园丛话.兰泉司寇》:“谦恭下士,著作等身。”丁玲《悼念茅盾同志》:“茅盾同志著作等身,我将再好好地去读,永远向他学习。”见“著述等身”。韩寒《三重门》:“第一天教书的人都会紧

  • 幺么

    贬词,一般用来称肆无忌惮、为非作歹的小人。汉代班彪《王命论》:“又况幺么不及数子,而欲闇干天位者也!”李善注引《通俗文》曰:“不长曰幺,细小曰么。”也用来称微不足道的人。《鹖冠子.道端》:“任用幺么。

  • 事半功倍

    用力小而收效大。《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六韬.龙韬.军势》:“夫先胜者,先见弱于敌,而后战者也,故事半而功倍焉。”

  • 图反之诮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注:晋侯,晋文公;竖,未成年之孩童;守藏,保管财物)。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谓仆人曰(以下头须语):‘沐则心覆,

  • 却行求前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韩婴认为,如果只看到古人失败的教训,而不能做到从历史的借鉴中

  • 御史床

    《艺文类聚》卷二十六引萧纲《玄览赋》:“御史之床犹在,督议之门不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六《越州会稽县》:“御史床在会稽,虞翻为长沙桓王(注:长沙桓王指孙策。三国吴主孙权追其兄孙策为长沙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