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孙康映雪”。喻贫士勤学苦读。《玉支玑》三回:“倚檐映读光逾蜡,扫石烹尝味胜泉。”
唐.李冗《独异志》卷中:“柳积字德封。勤苦为学,夜燃木叶以代灯火。中夕,闻窗外有呼者,积出见之,有五六丈夫各负一囊,倾于屋下,如榆荚。语曰:‘与君为书粮,勿忧业不成。’”柳积因夜晚学习苦读无灯,取木叶
源见“马空冀北”。指人才聚积之地。清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适当视事之初,愿效孙阳(伯乐之名),相神驹于冀野;窃希雷焕,辨宝锷于丰城。”【词语冀野】 汉语大词典:冀野
即万株竹;竹又称“寒玉”。唐代雍陶《韦处士郊居》诗:“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词语万条寒玉】 成语:万条寒玉
同“荆山璞”。晋傅玄《傅子.阙题》:“必得昆山之玉而后宝,则荆璞无夜光之美;必须南国之珠而后珍,则随侯无明月之称。”唐牟融《寄周韶州》诗:“山中荆璞谁知玉,海底骊龙不见珠。”【词语荆璞】 汉语大词
源见“文君沽酒”。形容文人落拓不遇。宋秦观《人材》:“文如长卿而有临邛涤器之陋,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词语临邛涤器】 成语:临邛涤器汉语大词典:临邛涤器
比喻谦虚好学,人皆可以为师。这是孔子谈到学习时的一句话。他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出典】:《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
见“飞熊入梦”。金·元好问《追用坐闲闲公韵上致政冯内翰二首》之一:“皂枥老归千里骥,白云闲钓五溪鱼。~公无恙,会近君王六尺舆。”
同“鼓瓠巴瑟”。清黄景仁《题潘寄湖照》诗:“怜渠万顷无垠碧,不鼓巴瑟起大鱼。”
形容很容易博取功名。杜甫《复愁》诗:“闾阎听小子,谈笑觅封侯。”述补 说笑之间获封侯爵。形容取得功名十分容易。语本唐·杜甫《复愁》诗:“闾阎听小子,谈笑觅封侯。”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张谓》:“(张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