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山佩玦

东山佩玦

左传.闵公二年》:“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北狄一支系,在今山西垣曲一带。)……大子帅师,公衣之偏衣(偏衣,以背缝中分,左右异色,故曰偏,半同公服色),佩之金玦(金玦,青铜做成像玉玦之佩饰,起兵符之用。)。……狐突叹曰:‘……衣之龙服,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狐突,字伯行,狐偃之父,晋文公重耳之外祖父。尨衣,指杂色的偏衣。衣纯色之服,为躬亲之象征,故衣尨衣远其躬也。佩玉为常度,佩玦为异常。)。”

春秋时,晋献公听信夫人骊姬的谗言,决定遣太子申生将兵伐东山皋落氏。在这件事情上,骊姬对申生暗隐“危身于狄,起谗于内”的陷害阴谋。出征明,晋献公赐给申生的不是纯色朝服,而是杂色偏衣,不是美玉,而是金玦。对此,太子手下的大臣各有不同看法。大夫狐突从“偏衣、金玦”上,察觉到献公疏远太子的心思。后因以“东山佩玦”用为孝子遭离间被谗害的典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香草沉罗,血满胸臆;东山佩玦,泪渍泥沙:古有孝子忠臣,至死不谅于君、父者。”


猜你喜欢

  • 潘车盈果

    源见“潘安貌”。借指为女子所爱慕的美貌男子。清李渔《怜香伴.婚始》:“潘车盈果愁生谤,江管初花虑太鲜。”

  • 祸福无门

    意谓祸福的到来,本非命中注定。《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主谓 祸与福无定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唯人所召。”△多用于指祸福的到来无定数。→祸福无常【词语祸福无门】  成

  • 堕甑不顾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郭太传》附孟敏事:“(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郭太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后汉孟敏客居太原时,一天,背上背着一种唤作甑的陶蒸食炊具,

  • 武陵客

    同“桃源人”。元揭傒斯《寻舍弟将东牢宿野店》诗:“茅店溪边冷,松林石上疏。如逢武陵客,风景未应殊。”【词语武陵客】   汉语大词典:武陵客

  • 温香渠

    晋代石崇所建浴室外之泄水道名“温香渠”。晋代王嘉《拾遗记》:“石崇为四时浴室,引渠水以为池。池中盛百濯香,渍于水中,浴罢泄水于外,水流之所,名温香渠。”【词语温香渠】   汉语大词典:温香渠

  • 中宵起舞

    同“闻鸡起舞”。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到海南岛度假》词:“应中宵起舞到鸡鸣,练腰脚。”

  • 壁立相如

    源见“家徒四壁”。借指家境贫寒之人。清 汤贻芬《蝶恋花.雨发石头城外同峻钦作》词:“终负联床风雨话,壁立相如,惯把都亭借。”

  • 疏勒煮弓

    后汉时,耿恭在疏勒城被敌所围,救兵不至,久困乏粮,便煮铠甲、弓弩充饥。《东观汉记》:耿恭在疏勒城,“……乃煮铠弩,食其筋革。疏勒:汉时西域诸国之一。

  • 秦娥

    源见“乘鸾”。指秦穆公女弄玉。后亦借指公主、仙女或美女。唐李白《寓言三首》之二:“遥裔双彩凤,婉娈三青禽……以欢秦娥意,复得王母心。”唐胡曾《咏史诗.凤凰台》:“秦娥一别凤凰台,东入青冥更不回。”唐黄

  • 出平城

    《史记.韩信传》:“信亡走匈奴。”“高皇帝居晋阳,使人视冒顿,还报曰‘可击’。上遂至平城。上出白登,匈奴骑围上,上乃使人厚遗阏氏。……居七日,胡骑稍引去。时天大雾,汉使人往来,胡不觉。”汉.刘邦追击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