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范蠡扁舟”。南朝 宋谢灵运《会吟行》:“勾践善废兴,越叟识行止。范蠡出江湖,梅福入城市。”
同“耳边风”。《红楼梦》八回:“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见“耳边风”。《红楼梦》21回:“比不得你,拿着我的话当~,夜里说了,早起就忘了。”【词语耳旁风】 成语
《诗经.周南.关睢.序》:“《关睢》五章,章四句。”唐.孔颖达疏:“五字者,‘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之类也。”五字,指五言诗。后因以指称诗体或诗才。王明.王鏊《震泽长语.文章》:“唐人用一生心于五字
同“张敞画眉”。北周庾信《鸳鸯赋》:“南阳渍粉不复看,京兆新眉遂懒约。”
晋.崔豹《古今注.音乐》:“《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归乎蒿里。故有二章。其一曰:‘薤上朝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
梦见虺( ㄏㄨㄟˇ huǐ 悔)蛇,古代认为是生女的前兆。《诗,小雅.斯干》:“维虺维蛇,女子之祥。”虺:也是蛇。虺、蛇都是阴物穴处,柔弱隐伏,故以为是女子之兆。
同“狡焉思肆”。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诸夷以中国易欺也,法人将问滇 桂,英人将问藏 粤,俄人将问新疆,德、奥、意、日、葡、荷,皆狡焉思逞。”见“狡焉思启”。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迄于海禁既开,
同“一索得男”。明沈德符《野获编.宗藩》:“是时,万妃宠震天下,又得‘一索’之祥,而斤斤守祖宗法。”【词语一索】 汉语大词典:一索
同“安仁愁鬓”。宋欧阳珣《踏莎行》词:“青衫小帽这回来,安仁两鬓秋霜重。”
四个不要。宋代朱熹《斋居感兴诗》:“颜生躬四勿,曾子日三省。”四勿语出《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词语四勿】 汉语大词典:四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