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丹砂井

丹砂井

葛洪《抱朴子.仙药》:“余亡祖鸿胪少卿曾为临沅令,云此县有廖氏家,世世寿考,或出百岁……疑其井水殊赤,乃试挖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去数尺。此丹砂汁因泉渐入井,是以饮其水而得寿。”后遂以“丹砂井”指道家所谓的含丹水井,人食其水可长寿。唐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诗:“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


【典源】 《抱朴子·仙药》:“有廖氏家,世世寿考,或出百岁,或八九十。后徙去,子孙转多夭折。他人居其故宅,复如旧,后累世寿考。由此乃觉是宅之所为,而不知其何故,疑其井水殊赤,乃试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去数尺,此丹砂汁因泉渐入井,是以饮其水而得寿。”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亦载,文略。

【今译】 古代有一廖姓人家,世代长寿,有的年逾百岁,有的八九十岁。后迁徙他乡,其子孙便多有夭折。而别人住进廖家旧宅,也变得代代长寿。因此人们认为这与此宅有关,却不知是何原因,见宅旁井中水很红引起怀疑,就试着在井的周围挖掘,挖出古人埋下的几十斛丹砂。原来是丹砂随泉水渗入井中,人饮而得以长寿。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炼丹求药事。

【典形】 丹井、丹砂井、丹砂久窖、井有丹砂、廖井、饮丹有井、丹砂旧井泉、丹砂染泉。

【示例】

〔丹井〕 明·陈子龙《登神山仙馆》:“丹井可能穿地底,裁书谁报洞庭君。”

〔丹砂井〕 唐·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

〔丹砂久窖〕宋·苏轼《楼观》:“丹砂久窖井水赤,白术谁烧厨灶香?”

〔井有丹砂〕 宋·苏轼《与叶淳老等同相视新河》之一:“一庵闲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

〔廖井〕 宋·苏轼《和陶读〈山海经〉》之八:“廖井窖丹砂,红泉涌寻常。”

〔饮丹有井〕 北周·庾信《周柱国纥干弘神道碑》:“饮丹有井,浇泉无菊,功存柳林, 身在��木。”


【词语丹砂井】   汉语词典:丹砂井

猜你喜欢

  • 攀车卧辙

    《文选》卷五九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唐李善注引《东观汉记》:“秦彭字国平,为开阳城门侯,后拜颍川太守,老弱攀车,啼号填道。”(按,今《四部备要》所录《东观汉记.秦彭传》则仅说“老弱啼号满道”,未有“

  • 双金

    同“双南金”。唐刘禹锡《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唐白居易《将发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长句答之》:“尺素忽惊来梓泽,双金不惜送蓬山。”【词语双金】   汉

  • 阿戎碌碌

    源见“阿戎”。又《晋书.王戎传》载:王戎小字阿戎,早慧,取得功名后,“以晋室方乱,慕蘧伯玉之为人,与时舒卷,无蹇谔之节。自经典选,未尝进寒素,退虚名,但与时浮沈,户调门选而已。寻拜司徒,虽位总鼎司,而

  • 三年不窥园

    源见“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苦学。元马祖常《壮游八十韵》:“三年不窥园,自谓五经笥。”偏正 窥,从小孔或缝隙处看。园,园圃,园圃里的景色。三年没向园子看过一眼。形容专心苦学。语出《汉书·董仲舒传》:“少

  • 卫家郎

    源见“看杀卫玠”。借指貌美的少年郎。明高启《戏婴图》诗:“庭前王氏子,陌上卫家郎。”

  • 戴笠乘车

    同“乘车戴笠”。清许宝善《集贤宾.友砚斋》套曲:“莽天涯似星云散,问何时更戴笠乘车?”并列 比喻对朋友始终如一,不因地位改变而改变。语本晋·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封土为坛,祭以犬鸡,

  • 偷桃儿

    同“窃桃儿”。明高启《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疑是阿母傍,再谪偷桃儿。”

  • 跗萼载韡

    源见“棠棣”。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唐萧颖士《有竹》诗之六:“友僚萃止,跗萼载韡。”【词语跗萼载韡】  成语:跗萼载韡汉语大词典:跗萼载韡

  • 谢塘

    同“谢池”。宋刘筠《枢密王左丞宅新菊》诗:“节物传荆俗,诗情掩谢塘。”

  • 馔玉炊金

    源见“食玉炊桂”。原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后形容生活奢华。明汤显祖《牡丹亭.劝农》:“焚香列鼎奉君王,馔玉炊金饱即妨。直到饥时闻饭过,龙涎不及粪渣香。”清洪昇《长生殿.献饭》:“寻常进御大官,馔玉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