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比喻军队纪律松散,象群鸦一样的聚合,不堪一击。耿弇(3-58年)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人。父耿况,王莽末为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守。时绿林入关,更始称帝。耿况因遣耿弇赍贡献,归顺更始政权。行至中途,恰值王郎诈称汉成帝子刘子舆。随从耿弇的两个属吏私下商议,刘子舆是汉室正统,何必远求归顺更始政权。耿弇手扶宝剑说道:“刘子舆只是已疲惫不堪的流寇而已。”属吏不听他的劝告,私自脱逃,投降了王郎,而耿弇则投奔了当时属于更始麾下的刘秀。他以上谷之兵配合刘秀攻灭了王郎的乌合之众。刘秀遂以其父耿况为大将军。刘秀即位后,拜弇为建威大将军。

【出典】:

后汉书》卷19卷704页《耿弇传》:“及王莽败,更始立,……(耿)况自以莽之所置,怀不自安。时弇年二十一,乃辞况奉奏诣更始,因赍贡献,以求自固之宜。及至宋子,会王郎诈称成帝子子舆,起兵邯郸。弇从吏孙仓、卫包于道共谋曰:‘刘子舆成帝正统,舍此不归,远行安之?’弇按剑曰:‘子舆弊贼,卒为降虏耳。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出太原、代郡,反覆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观公等不识去就,族灭不久也’。仓、包不从,遂亡降王郎。”

【例句】:

唐·马总《〈意林〉〈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43回:“曹操收袁诏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


偏正 像乌鸦那样暂时聚合的一群。比喻临时凑合起来,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一群人。语出《管子》(《意林》引):“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如摧枯折腐耳。”△贬义。多用于比喻临时凑集,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方面。→瓦合之卒乌合之师 一盘散沙 ↔百万雄师。 也作“乌合之卒”、“乌集之众”。


【词语乌合之众】  成语:乌合之众汉语词典:乌合之众

猜你喜欢

  • 山中无历日

    唐代太上隐者《答人》诗:“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是说因隐居深山,隔绝人世,忘却了时日。

  • 荀秘监

    《晋书.荀勖传》有如下记载:荀勖,字公曾,颍川人,仕曹魏为侍中,入晋封济北郡公拜中书监,进光禄大夫,领秘书监,后守尚书令。秘监,秘书监的省称,为掌管图籍的官署。晋人荀勖曾领秘书监,故称荀秘监。唐.罗隐

  • 惭丁

    《左传.襄公十四年》载:尹公佗向庾公差学射箭,庾公差的射术又是从公孙丁那里学来的。后来有一次,尹和庾奉命追杀卫献公,而给卫献公驾车逃跑的恰是公孙丁。庾公差说:“如果射,是背弃老师;不射,将被诛戮,射了

  • 谢家兴咏

    同“谢家咏雪”。唐皇甫冉《和朝郎中杨子玩雪寄山阴严维》诗:“谢家兴咏日,汉将出师年。”

  • 晏驾

    古代称帝王死亡的讳辞。《战国策.秦策五》:“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汉代高诱注:“晏,晚也,日暮而驾归太阴也,谓死亡也。”驾:车驾。《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宫车一日晏驾,是事之

  • 卓立鸡群

    见“鹤立鸡群”。【词语卓立鸡群】  成语:卓立鸡群汉语大词典:卓立鸡群

  • 怀宝迷邦

    《论语.阳货》:“(阳货)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孔子)曰:‘不可。’”阳货对孔子说:“你来,我要和你说几句话。”孔子走过来,阳货问道:“如果有人把自己的才德隐藏起

  • 使功不如使过

    《后汉书.索卢放传》:“今天下所以苦毒王氏,归心皇汉者,实以圣政宽仁故也。而传车所过,未闻恩泽。太守受诛,诚不敢言,但恐天下惶懼,各生疑变。夫使功者不如使过,……”使用有功的人不如用犯过错误的人。意思

  • 辞犊

    同“罢官还犊”。明王思任《山阴念生王侯去思碑记》:“而悬鱼辞犊,茹蘗饮冰,则又侯之大本大根,衾影自动,而清畏人知者矣。”

  • 洛宾笙

    同“洛滨笙”。南朝 梁刘孝绰《酬陆长史倕》诗:“风传凤台管,云渡洛宾笙。”【词语洛宾笙】   汉语大词典:洛宾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