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朱异传》:“寻有诏求异能之士,五经博士明山宾表荐异:‘年时尚少,德备老成,在独无散逸之想,处闇有对宾之色。器宇弘深,神表峰峻,金山万丈,缘陟未登,玉海千寻,窥映不测。’”旧时形容人气度的高超为
讷:语言迟钝。 最有辩才的人,表面上看,好像不善言辞。语出《老子》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司仓参军事高平独孤文字大辩赞》:“大辩若讷,历官有声。”主谓 善辩之
唐南卓《羯鼓录》:“上(玄宗)性俊迈,酷不好琴,曾听弹琴,正弄未及毕,叱琴者出,曰:‘待诏出去!’谓内官曰:‘速诏花奴(汝南王李琎的小名。琎善击羯鼓)将羯鼓来,为我解秽。’”后因称羯鼓为“花奴鼓”。清
同“贯月槎”。元陈樵《玉雪亭》诗:“银汉倾翻贯月查,惊鸿无处认江沙。”【词语贯月查】 汉语大词典:贯月查
同“张子房择留”。元耶律楚材《过燕京和陈秀玉韵》:“自料荒疏成弃物,菟裘归计乞封留。”
怨恨命运,责怪别人,埋怨一切。孔子说,没人能了解我呀!子贡问他,这是为什么呢?孔子答道,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知道我的,只有老天吧!【出典】:《论语·宪问》:“
源见“响遏行云”、“歌落梁尘”。形容歌声嘹亮,优美动听。唐黄滔《答陈磻隐论诗书》:“其次亦犹琴之舞鹤跃鱼,歌之遏云落尘,盖声之志也。”
源见“紫气东来”。借指圣贤出现或降临的征兆。唐王维《驾元元皇帝见真容表》:“臣闻仙祖行化,真气临关;圣人降生,祥光满室。”
《高邮州志》载:唐代传说,高邮一女郎与嫂避乱,日暮行于荒郊,其嫂投农舍乞宿,而女郎为保贞节,露坐草丛中,不堪秋蚊叮咬,血竭筋露而死。后人哀而为之立祠,号露筋女。又见宋.米芾《露筋庙碑》。后以“露筋女”
见“截发留宾”。明·徐渭《寿史母序》:“陶侃之母贫约无他营也,~,以易其供,以给其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