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买菜求益

买菜求益

晋.皇甫谧《高士传.严光》:“司徒霸与光素旧,欲屈光到霸所语言,遣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光不起,……子道术报,光曰:‘我手不能书。’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买菜乎?求益也。’”

严(子陵)嶙峋傲骨,他不屑与来使多费口舌,故以“买菜求益”揶揄。“买菜求益”意谓像买菜要求多给一样,与卖主争竞多少。后因以比喻斤斤计较。

聊斋志异.小翠》:“是从我糠覈(hé,米麦粗屑)不得饱,一日置身广厦,役婢仆,厌膏梁,彼意适,我愿慰矣,岂卖菜也而索值乎!”此恰用严光“买菜求益”的典故。


并列 益,增加。像买菜那样争多论少。比喻斤斤计较。语本晋·皇甫谧《高士传·严光》:“司徒霸与光素旧,欲屈光到霸所语言,遣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光不起……子道求报,光曰:‘我手不能书。’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买菜乎?求益也?’”宋·程珌《代上杨诚斋》:“要是人贪常熟书,非关买菜复求益。”△贬义。多用于描写人的处世行为。→斤斤计较 掂斤播两


【词语买菜求益】  成语:买菜求益汉语词典:买菜求益

猜你喜欢

  • 邹律

    源见“邹衍吹律”。借指带来温暖与生机的事物。唐罗隐《东归别所知》诗:“邹律有风吹不变,郄枝无分住应难。”宋朱熹《梅花》诗:“自欣羌笛娱夜永,未要邹律回春温。”【词语邹律】   汉语大词典:邹律

  • 桑妇喻

    《列子.说符》:“晋文公出会(指召会群臣),欲伐卫(春秋时的小国)。公子锄(《艺文类聚》卷八十八引作“公子鉏”)仰天而笑。公问何笑,曰:‘臣笑邻之人有送其妻适(往,到)私家者,道见桑妇,悦而与言。然顾

  • 衅起萧墙

    见“祸起萧墙”。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时值乱离,~。”【词语衅起萧墙】  成语:衅起萧墙汉语大词典:衅起萧墙

  • 鸿渐

    鸿:鸿雁,渐:渐进。原指鸿雁渐进,飞向高地。后以比喻仕途顺畅,仕宦高升。《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赞》说:“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卜式、兒宽都是才华出众的奇才,但当初都因出身贫贱而被士俗所轻视,被埋没在

  • 凤史

    源见“乘鸾”。指萧史,借指善吹箫者。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词语凤史】   汉语大词典:凤史

  • 鸣吠

    源见“鸡鸣狗盗”。指鸡鸣狗盗之类的薄技。《隋书.潘徽传》:“所以人加脂粉,物竞琢磨,俱报稻粱,各施鸣吠。”【词语鸣吠】   汉语大词典:鸣吠

  • 冠山鳌

    源见“龙伯钓鳌”。比喻所负重任。清赵翼《七十自述》诗之九:“头衔已失冠山鳌,犹忝西清供奉劳。”

  • 三友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谓益友和损友各有三。邢昺疏:“直谓正直,谅谓诚信,多闻谓博学。以此三种之人为友,则有益于己也。”后多以指

  • 斩晁错

    参见:诛错为名

  • 枫落吴江冷

    吴江:吴淞江。 枫叶飘零,吴江清冷。 比喻诗人殂落,文苑清冷。语出《新唐书.文艺传.崔信明》:“信明尝矜其文,谓过李百药。扬州录事参军郑世翼者亦骜倨,数恌轻忤物。遇信明江中,谓曰:‘闻公有“枫落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