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侏儒饱

侏儒饱

侏儒:身材矮小的畸形人。汉代东方朔来到长安,在公车署待诏,俸禄微薄,心中不平,就搞了一个恶作剧。他欺骗汉武帝身边赶马驾车的侏儒说:“皇上认为你们对朝廷没有什么益处,耕地做工当然比不上别人,当官从政又不能治理百姓,从军杀敌又不懂军事,对国家毫无用处,白白地耗尽了衣食,因此皇上要把你们都杀掉!”侏儒们听了都害怕得哭了起来。东方朔教他们见到皇上,就叩头请罪。不久,听说汉武帝路过,侏儒都大声哭着磕头。武帝问:“这是为什么?”侏儒回答说:“东方朔说皇上想要把我们都杀死。”汉武帝得知,质问东方朔为什么要恐吓侏儒?东方朔答道:“我活着这样说,死了也这样说。侏儒身高3尺,俸禄是一袋小米,240文钱。我身高9尺,也是同样的俸禄。侏儒饱得要死,我饿得要死。如认为我还可以任用,那就请改善对我的待遇;否则就罢免我,不要让我在长安讨饭吃。”武帝听后大笑,就让东方朔在金马门待诏,和皇上的关系较以前亲近了一步。后以“侏儒饱”为典,抨击世道不公,感叹小人得志,贤才受屈。

【出典】:

汉书》卷65《东方朔传》2842、2843页:“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久之,朔给驺朱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朱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有顷,闻上过,朱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朱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米长安。’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

【例句】:

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璩受司仪郎毕四曜除监察》:“侏儒应共饱,渔父忌偏醒。” 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之3:“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波。” 唐·元稹《立部伎》:“奸声入耳佞人心,侏儒饱饭夷齐饿。”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只取侏儒饱,不怜方朔饿。” 宋·苏轼《戏子由》:“任从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 宋·黄庭坚《次韵感春五首》之2:“东方九尺长,不得侏儒禄。” 宋·张元干《再用韵奉留聪父》:“长饥方朔笑侏儒,岁晚还惊大小余。”元·王旭《杂诗》之2:“长身索米侏儒饱,飞将无功妄尉侯。” 清·张问陶《食蟹谢熊式之》:“常笑何曾下箸迟,侏儒饱死亦无奇。”


猜你喜欢

  • 梧庭凤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八第八章:“黄帝即位,施惠承天,……未见凤凰,惟思其象。……于是黄帝乃致斋于中宫。凤乃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园,集帝梧桐,食

  • 山梁

    同“山雌”。汉枚乘《七发》:“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飰大歠,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词语山梁】   汉语大词典:山梁

  • 试齐竽

    源见“滥竽充数”。借指分辨真假优劣。唐韩偓《安贫》诗:“举世可能无默识,不知谁拟试齐竽?”

  • 不平则鸣

    唐代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事物碰到不平就会发出声响。后用来比喻人遇到不平的事情,必然要奋起有所申诉和陈述。连动 对不公平的事情发出不满的呼声。语本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

  • 金风未动蝉先觉,暗送无常死不知

    金风:秋风。无常:旧时迷信,说是勾摄生魂的使者。 秋风未起,秋蝉已有知觉。好似勾魂使者悄悄降临,只是不知死期在于何时罢了。 表示死期已经临近。语出宋.佚名《宣和遗事.前集.宣和五年》:“(张天觉)

  •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战国策.魏策一》:“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君与之地,知伯必骄。骄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

  • 扫轨

    同“闭门却扫”。宋陆游《穷途》诗:“全躯希碌碌,扫轨厌纷纷。”【词语扫轨】   汉语大词典:扫轨

  • 王乔履

    同“王乔舄”。唐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一:“看君宜著王乔履,真赐还疑出尚方。”清方文《石臼行赠崔正谊明府》诗:“门前凫雁应无数,或有王乔履一双。”【词语王乔履】   汉语大词典:王乔履

  • 冀北空

    同“冀北群空”。宋苏轼《和刘道原见寄》:“坐谈足使淮南惧,归去方知冀北空。”

  • 阮宣杖头

    源见“杖头钱”。指沽酒钱。唐李瀚《蒙求》:“阮宣杖头,毕卓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