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倒屣延宾

倒屣延宾

同“倒屣迎宾”。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倒屣延宾,辨王生之雅量。”


【典源】 《太平御览》 卷四○七引《后汉书》曰:“肃宗始修占礼,巡狩方岳。崔駰上《四巡颂》,帝叹之。谓侍中窦宪曰:‘知崔骃乎?’对曰:‘班固数为臣说之,然未见。’帝曰:‘公爱班固而忽崔骃,叶公之好龙也。可试见。’骃候宪,宪倒屣迎,笑谓骃曰:‘吾受诏交公,何得薄我哉!’遂揖入也。”《后汉书·崔骃列传》亦载,文大略同,“倒屣”作“屣履”。《三国志·魏书·王粲传》:“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今译】 后汉时,肃宗读崔骃所奏的《四巡颂》,赞叹不已。他问侍中窦宪:“你知道崔骃吗?”窦宪答道:“班固几次对我说起,还未见过。”肃宗说:“你喜爱班固而忽略了崔骃,真可谓叶公好龙,应该与之见见。”崔骃前去拜访窦宪,窦宪得知倒拖鞋子急忙出迎。又三国时王粲少有异才,蔡邕非常赏识他。当时蔡邕任左中郎将,才学超卓,德高望重,家中常常宾客盈门。他闻知王粲求见,赶快出来迎接,连鞋都穿倒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主人热情待客,宾主情意相投。

【典形】倒屐、倒凫舄、倒屣、倒屣迎宾、倒屣迎、倒屟、倒迎门屣、登门倒屣、引王、迎君倒屣、倒屣相迎。

【示例】

〔倒屐〕宋·陆游《初夏山中》:“野客款门聊倒屐,溪潭照曩一轩眉。”

〔倒凫舄〕 宋·苏轼《送表弟程交知楚州》:“里人下道避鸠杖,刺史迎门倒凫舄。”

〔倒屣〕 唐·萧颖士《仰答韦司业》之一:“中郎何为惜,倒屣惊坐宾。”

〔倒屣延宾〕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倒屣延宾,辨王生之雅量。”

〔倒屟〕 唐·皮日休《任诗》:“多君方闭户,顾我能倒屟。”

〔倒迎门屣〕 宋·黄庭坚《送杨驩雁门亲》:“归时定倒迎门屣,问雁安能学度辽。”

〔登门倒屣〕 唐·吴融《偶题》:“贱子曾尘国士知,登门倒屣忆当时。”

〔引王〕 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延张必于鹜轮,引王终于倒屣。”


猜你喜欢

  • 门前五柳

    源见“陶潜柳”。形容幽雅闲适的隐居之处。唐李白《赠崔秋浦》诗之一:“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门前五杨柳,井上二梧桐。”

  • 郿坞

    源见“燃脐”。借指奸佞藏财享乐终老之所。明 田艺衡《留青日札.严嵩》:“郿坞久营,兔窟多术,安能根连株拔,风剪霆灭。”【词语郿坞】   汉语大词典:郿坞

  • 乐此不倦

    同“乐此不疲”。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一种是教人对于职业要发生兴趣,一有兴趣,就无论什么事,都乐此不倦了。”见“乐此不疲”。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新法子一种是教人对于职业要发生兴趣

  • 景阳钟

    源见“景阳妆”。谓早起梳妆的信号。唐李贺《追赋画江潭苑》诗之四:“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唐刘邺《待漏院吟》诗:“闲听景阳钟尽后,两莺飞上万年枝。”【词语景阳钟】   汉语大词典:景阳钟

  • 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小人:原指社会下层人民,后也指儿童。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得同他们共处的。 这是古代儒家歧视妇女和劳动人民的错误观点。语出《论语.阳货》:“子曰:‘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鲁迅《

  • 吾无间然

    间:空隙。这里用作动词,就是找空子,挑剔、批评的意思。然:语气助词,相当于“焉”、“也”。 我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表示完全赞同。语出《论语.泰伯》:“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

  • 荐绅先生难言之

    荐绅:同“缙绅”。旧时官宦插笏而垂绅带,故用作官宦的代称。难言:难于出口。 意谓庸俗不雅的文辞,达官士绅难于说出口。语出《史记.五帝本纪.赞》:“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裴駰集解引

  • 凤臆

    《晋书.苻坚载记上》:“大宛献天马千里驹,皆汗血、朱鬣、五色、凤膺、麟身,及诸珍异五百余种。”前秦主苻坚曾经得到大宛国赠送的一匹宝马,号称“千里驹”。此马与常马不同,据说有凤膺、麟身、汗血、朱鬣、五色

  • 人中之龙

    比喻超凡出众的人。宋纤,字令艾,敦煌效谷(今甘肃省敦煌一带)人,晋隐士。前凉国王张祚请他为太子友。后不食而死,年八十二岁。宋纤年轻时,隐居于酒泉南山,勤学经书,有弟子三千多人。不理睬州府召他为官的辟命

  • 赤脚踏层冰

    光着脚走在厚厚的冰层上。 古人苦热,幻想一种清凉的祛暑之法。语出唐.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宋.陆游《夏夜泛舟书所见》:“夜半归来步松影,真成赤脚踏层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