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八砖学士

八砖学士

唐.李肇《翰林志》:“北厅前阶有花砖道,冬中日影及五砖,为入直之候。李程性懒,好晚入,恒过八砖乃至,众呼为八砖学士。”

唐.翰林学士李程性情懒惰,按照当时的朝规,日影至阶前五砖是官吏上朝的时候,可是他每次上朝都要拖到日影移过八砖才到。当时人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八砖学士”。后因用为贪睡晚起性情懒惰的典故。

《西崑酬唱集》卷下崔遵度《属疾》诗:“八砖非性懒,三昧(原本是佛教止息杂念,平静心神,修行方法之一。《翰林志》曰:“学士每下直出门,谓之小三昧。出银台门上马,谓之大三昧,言如释氏之去缠缚而就解脱也。”是为借用)减心忧。”宋.陆游《晚起》诗“欠伸看起东窗日,也似金銮过八砖。”(《剑南诗稿》卷九)


偏正 指懒惰的人。语出唐·李肇《韩林志》:“李程为韩林学士,当时学士入署常以日影为候,冬天以阶前日至五砖为八时,李程性懒,每日过八砖才入,大家叫他为八砖学士。”宋·陆游《晚起》:“欠伸看起东窗日,也似金銮过八砖。”△用于描写懒人。


【典源】 唐·李肇《翰林志》:“北厅前阶有花砖道,冬中日及五砖为入直之候。李程性懒,好晚入,恒过八砖乃至,众呼为‘八砖学十。’”宋·王谠《唐语林》卷四:“李相国程为翰林学士,以阶前日影为入候。公性懒,每入必逾八砖,后号为‘八砖学士’。”《新唐书·李程传》亦载。

【今译】 唐代翰林学士冬天以日影至厅阶前五砖时入值,而学士李程性情疏懒,常常到日影过八砖时才来,人们称他为“八砖学士”。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翰林学士; 也用以咏翰林院事。

【典形】 八砖、八砖步日、八砖学士、官簿到花砖、候八砖、日趋砖影、学士砖、庭砖过花、花砖徐步、趋花砖、日影移砖、花砖影、过八砖。

【示例】

〔八砖〕 宋·崔遵度《属疾》:“八砖非性懒,三昧减心忧。”

〔八砖步日〕 宋·赵善扛《宴清都·饯明远兄县丞》:“八砖步日,三雍奏乐,送君云路。”

〔八砖学士〕 宋·秦观《和东坡》:“八砖学士风标远,五马使君恩意新。”〔官簿到花砖〕 宋·范成大《翰林学士何公挽词》:“名场魁淡墨,官簿到花砖。”

〔候八砖〕 清·唐孙华《冬月畏寒苦无燠室》:“僦居何用成三瓦,慵起无劳候八砖。”

〔日移砖影〕 宋·刘《馆中新蝉》:“风促筝声随断续,日移砖影自光辉。”

〔学士砖〕 清·归庄《己丑元日》之一:“惠风早拂将军树,暖日初临学士砖。”


【词语八砖学士】  成语:八砖学士汉语词典:八砖学士

猜你喜欢

  • 轻裘肥马

    同“肥马轻裘”。宋辛弃疾《水龙吟.题瓢泉》词:“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苍颜照影,故应流落,轻裘肥马。”见“裘马轻肥”。[例]别看他现在这副穷酸相,他年轻时可阔着呢,~,妻妾成群。【词语轻裘肥

  • 背水一战

    指韩信率汉军与赵军作战,背靠河水排开阵势,置之死地而后生,决战取胜之战例。后以此典比喻后无退路,只有拼死进战以求生存。汉王刘邦派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兵数万攻打赵国(今河北地区)。赵王歇和主将陈馀,聚集二十

  • 屏间雀影

    同“屏间孔雀”。清李渔《凤求凰.先醋》:“昏聩双眸,不辨屏间雀影;龙钟两耳,难听冰上之言。”

  • 岿然鲁殿

    同“岿然灵光”。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中兴已来,岭南人士咸推番禺 陈徵君 君澧、南海 谭舍人 莹为岿然鲁殿。”

  • 轩冕寄

    轩冕:犹言车服。古制,大夫以上官乘轩服冕,因借用轩冕以指官位爵禄,或为贵显者之代称。轩冕寄:意谓一时寄身于高位显官。《庄子.缮性》:“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今云所谓得志者

  •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蛟龙:古代传说能发洪水的一种神龙。 蛟龙得到了云和雨,就要飞腾上天,不会呆在池中。 比喻英雄逢时,可以充分施展才能而不受制约。语出《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 颜子巷

    同“颜回陋巷”。唐王贞白《赠刘凝评事》诗:“春深颜子巷,花映老莱衣。”【词语颜子巷】   汉语大词典:颜子巷

  • 卫青开幕

    《汉书.李广传》:“莫府省文书”。晋.晋灼注:“或曰,卫青征匈奴,绝大莫,大克获,帝就拜大将军于幕中府,故曰莫府。莫府之名始于此也。”唐.颜师古注:“莫府者,以军幕为义,古字通单用耳。军旅无常居止,故

  • 廉而不刿

    廉:有棱角。比喻人禀性方正。刿( ㄍㄨㄟˋ guì ):刺伤。 棱角锐利,但不伤物。 比喻为人正直宽厚。语出《老子》五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荀子.不苟》:“君子宽而不僈(慢),

  • 掊克在位

    掊克、聚敛。亦指搜括民财的人。 搜括钱财的人执政掌权。语出《孟子.告子下》:“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一:“朝廷果专任此三名相,事无大小,必取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