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公冶非罪

公冶非罪

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南朝 梁皇侃疏引《论释》载:公冶长懂鸟语,将黄雀相互召呼“到清溪食肉”的讯息告诉走失儿子的老妪,老妪找到儿子时,儿子已死。冶长无端被怀疑杀人,入狱。后遂以“公冶非罪”称人无辜蒙冤或获罪。唐刘禹锡《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诗:“公冶本非罪,潘郎一为民。”


【典源】《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南朝梁·皇侃《义疏》 曰:“别有一书名为《论释》,云:公冶长从卫还鲁,行至二界上,闻鸟相呼往清溪食死人肉。须臾见一老妪当道而哭,冶长问之,妪曰:‘儿前日出行,于今不反,当是已死,亡不知所在。’冶长曰:‘向闻鸟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是妪儿也。’妪往看,即得其儿也,已死。妪即告村司,村司问妪从何得知之,妪曰:‘见冶长道如此。’村官曰:‘冶长不杀人。何缘知之?’因录冶长付狱。主问:‘冶长何以杀人?’冶长曰:‘解鸟语,不杀人。’主曰:‘当试之,若必解鸟语,便相放也,若不解,当令偿死。’驻冶长在狱六十日。卒日有雀子缘狱栅上,相呼啧啧(jue), 冶长含笑。 吏启主:‘冶长笑雀语,是似解鸟语。’主教问冶长,雀何所道而笑之? 冶长曰:‘雀鸣啧啧, 白莲水边有车翻覆黍粟, 牡牛折角,收敛不尽,相呼往啄。’狱主未信,遣人往看,果如其言。后又解猪及燕语屡验,于是得放。”

【今译】 孔子说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为妻。虽然他曾被关入牢狱,但并没有罪。”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皇侃《义疏》说:“有一部书名为《论释》,里面讲: 公冶长从卫国返回鲁国,走到两国边界处,听见鸟互相招呼往清溪食死人肉。不一会见一位老婆婆在路上哭,冶长问她,老婆婆说:‘我儿子前日出门,至今未回来,恐怕已死了,不知他在什么地方。’冶长说:‘我刚才听到鸟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怕是您的儿子吧。’老婆婆去看,果然发现她儿子的尸体。老婆婆报告了村中官吏,村官问老婆婆从哪儿知道的,老婆婆说:‘是公冶长说的。’村官说‘冶长不杀人,怎么会知道?’于是将公冶长逮捕入狱。狱吏问:‘冶长你为什么杀人?’冶长说:‘我懂鸟语,没杀人。’狱吏说:‘试试你,如果真的懂鸟语,就放了你,如果不懂,你就要偿命。’将冶长囚在狱中六十天。后有一天有麻雀停在监狱的栅上,互相唧唧喳喳地叫,冶长听了面带微笑,狱卒去报告狱吏:‘冶长听了雀语发笑,好象是懂得鸟语。’狱吏教去问冶长,听到麻雀讲什么了而发笑?冶长说:‘麻雀唧唧喳喳,说白莲水边有装粮食的车翻了,公牛把角折断,粮食收拾不尽,招呼去吃。’狱吏不信,派人去看,果然如此。后冶长又听懂了猪和燕的言语,于是被释放。”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无辜蒙冤或入狱。

【典形】 翻车粟、覆车粟、公冶非罪、公冶罪、黄雀语、冶长非罪、冶长无罪、通鸟语、冶长空得罪。

【示例】

〔翻车粟〕 唐·孟郊《黄雀吟》:“莫觑翻车粟,觑翻罪有因。”

〔覆车粟〕 唐·李白 《空城雀》:“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

〔公冶非罪〕 唐·刘禹锡《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公冶本非罪,潘郎一为民。”

〔公冶罪〕 宋·苏舜钦《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谁知公冶罪,众笑伯龙贫。”

〔黄雀语〕 唐·沈佺期《狱中燕》:“不如黄雀语,能雪冶长猜。”

〔冶长非罪〕 唐·骆宾王 《畴昔篇》:“冶长非罪曾缧絏,长孺然灰也经溺。”

〔冶长无罪〕 清·孔尚任《桃花扇》:“为甚的冶长无罪拘皋陶,俺怎肯祸兴党锢推又敲。”


【词语公冶非罪】  成语:公冶非罪汉语词典:公冶非罪

猜你喜欢

  • 马牛襟裾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韩愈诗中骂人不懂礼义,说人不通古今,正如马和牛穿上人的衣服一样。意思说虽有人之外衣但无人的本实。后以“马牛襟裾”为骂人不通人情不懂礼义

  • 筑台避债

    源见“逃债台”。谓设法逃避债务。清王夫之《广遣兴》诗之二:“周赧筑台深避债,鲁哀徙宅再忘妻。”

  • 薪桂炊白玉

    源见“食玉炊桂”。喻物价昂贵或谓生活豪华。宋黄庭坚《寄裴仲谋》诗:“我家辇毂下,薪桂炊白玉。”

  • 徐稚榻

    源见“陈蕃榻”。表示对贤才的器重或对宾客的礼遇。唐许浑《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诗:“宾馆尽开徐稚榻,客帆空恋李膺舟。”唐 蒋肱《永州陪郑太守登舟夜宴席上各赋诗》:“谁敢强登徐稚榻,自怜还学谢安吟

  • 鹊驾

    同“鹊桥”。明 王錂《春芜记.团圆》:“度春风欢娱百年,星河鹊驾高悬。”明高濂《玉簪记.占儿》:“若论此卦问男儿的,他禹门三跃鱼龙变;问女儿的,鹊驾重逢牛 女欢。”【词语鹊驾】   汉语大词典:鹊驾

  • 李下整冠

    源见“瓜田李下”。喻指不避嫌疑。宋黄庭坚《鹧鸪天.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词:“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 三人月

    源见“对影三人”。谓与月亮、身影为伍。形容孤独无偶。宋陈亮《贺新郎.怀辛幼安》词:“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词语三人月】   汉语大词典:三人月

  • 白首空归

    《后汉书.献帝纪》:“诏曰:孔子叹‘学之不讲’,不讲则所识日忘。今耆儒年踰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结童入学,白首空归,长委农野,永绝荣望,朕甚愍焉。”“白首空归”谓头已白,年已老,然而学问

  • 饮羽

    源见“射石饮羽”。箭深入所射物体。形容箭法高超。唐崔元翰《奉和登玄武楼观射即事书怀赐孟涉应制》:“饮羽连百中,控弦逾六钧。”【词语饮羽】   汉语大词典:饮羽

  • 让枣分梨

    同“推梨让枣”。清程鸿诏《新水令.王子岁题尹畊叔小照》套曲:“记从前让枣分梨候,到此日连床听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