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凫短鹤长

凫短鹤长

源见“断鹤续凫”。喻指事物各有长短优劣。宋毛滂《蝶恋花.秋晚东归》词:“凫短鹤长真个定。勋业来迟,不用频看镜。”


并列 凫胫短,鹤胫长。长短不一。形容余缺不齐。元·关汉卿《乔牌儿》套曲:“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紧的是衣食。~不能齐。”△多用于情状方面。


【典源】《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 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今译】 《庄子》 讲,长的不算有余,短的不算不足。因此野鸭的腿虽然短,给它接上一段反而会痛苦; 鹤的腿虽然长,给它截去一段反而会悲哀。所以原来是长的不必截去,原来是短的也不必加长,这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事物天性各有所适,当顺乎自然,无须硬加改变。

【典形】 凫短、凫短鹤长、凫鹤、鹤长凫短、鹤有余、鹤足长、截鹤、续凫断鹤、鹤胫长、截短足凫、胫长可截。

【示例】

〔凫短〕 明 ·冯惟敏《醉太平·家训》:“须知凫短不能长,再休提勉强。”

〔凫短鹤长〕 元·关汉卿 《乔牌儿》:“凫短鹤长不能齐,且休题,谁是非。”

〔凫鹤〕 宋·王安石《每见王太丞邑事》:“松苗地合分高下,凫鹤天教有长短。”

〔鹤长凫短〕 金·元好问 《示怀祖》:“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鹤有余〕 宋·苏辙《次韵子瞻游孤山》:“凫鹥不足鹤有余,一俯一仰戚与蘧。”

〔鹤足长〕 宋·黄庭坚《丙寅十四首》之十四:“自是鹤足长,难齐凫胫短。”

〔截鹤〕 宋·陆游 《醉题》:“性本自然憎截鹤,器非大受愧函牛。”

〔续凫断鹤〕 清·钱谦益《岁暮杂怀》之五:“续凫断鹤枉人谋,万事终输鬼一筹。”


【词语凫短鹤长】  成语:凫短鹤长汉语词典:凫短鹤长

猜你喜欢

  • 马头草檄

    檄(xí席):古代用于征召、告示、声讨的文书。在马上写成檄文。形容思维敏捷、挥毫而就。又作“马前草诏”、“檄书倚马”。出自唐薛收事迹。薛收(601-603年)字伯褒,浦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唐初

  • 三仁

    指殷末的三个大臣微子、箕子、比干。《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何晏《集解》:“仁者爱人,三人行异而同称仁,以其俱在忧乱宁民。”汉代扬雄《解嘲》:“昔三

  • 门题凤

    同“门题风字”。清王摅《溪公见访不值》诗:“惭愧门题凤,吟成早寄将。”

  • 丁谓拂须

    参见:拂须

  • 掷地文

    源见“掷地金声”。对人文章的称美。唐李峤《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直旦有怀》:“欲啸迁乔侣,先飞掷地文。”

  • 尺土之封

    指狭小的封地。《史记.李斯列传》:“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偏正 狭小的封地。《史记·李斯列传》:“使素无~,不立弟子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用于

  • 唐朝第一

    同“李揆第一”。宋刘一止《望明河.赠路侍郎使高丽》词:“问人地,真是唐朝第一,未论勋业。”

  • 怀中江橘

    同“怀橘”。唐岑参《送裴校书从大夫淄川觐省》诗:“尚书未出守,爱子守青州……怀中江橘熟,倚处戟门秋。”

  • 长林茂草

    见“长林丰草”。《平妖传》5回:“……夜间拣~中便住宿。”

  • 生也死之徒

    《庄子.知北游》:“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徒:指同类的人。意谓生和死是相对的,有生必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