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分我余光

分我余光

指甘茂请苏代帮助、照顾、提携。后以此典比喻借重别人的地位为自己谋利益;或比喻向人借贷钱物。甘茂,楚下蔡(今安徽凤台)人,曾从史举先生学习百家学说,战国时秦国大臣,因在统治上层里政见不合,甘茂恐怕受害而逃往齐国,在道上遇着到秦国出使的苏代。甘茂说:“我在秦国有罪,恐怕受害而逃出,没有地方容身。我听说有个穷人女儿和富人女儿一同搓捻麻线,穷人女儿说:‘我没有钱买蜡烛,您的蜡烛光亮幸而有多余,您可以分给我一点多余光亮,对您自己照明没有损害,而我却能得到一些方便。’现在我甘茂陷入困境,您正要出使秦国而且当权。我的妻子儿女在秦国,希望您用一点剩余力量去拯救他们。”苏代应允了。苏代在秦国办理公事。不久,趁便劝秦王说:“甘茂,不是一个普通人。甘家留在秦国,连续几代被重用。从殽山(今河南洛宁西北)要塞直到鬼谷(今陕西淳化东),那里地形险要及平坦他都清楚了解。甘茂可以借齐国力量,联合韩、魏,反过来算计秦国,这对秦国是不利的。”秦昭王说:“那该怎么办呢?”苏代说:“大王您不如加重送给甘茂礼物,提高他俸禄,去迎接他回来。他来了就安顿在鬼谷,终身不让他出来。”秦王说:“好。”便赐给甘茂上卿(高级大臣)官位,并派人带着相印到齐国去迎接他。甘茂不肯去。苏代便对齐湣王说:“甘茂是一个贤能的人。现在秦国赐给他上卿官位,并带着相印来迎接他。甘茂感激大王赏赐,乐意做大王的臣子,所以推辞不去。现在大王准备用怎样礼节来款待他呢?”齐湣王说:“好。”便安排甘茂上卿官位,留在齐国。秦国又免除了甘茂家里之赋税和徭役,用以同齐国争着收买甘茂的心。此典又作“余明”、“余照”、“余光”、“借余光”、“分光”、“分辉”、“分光亮”。

【出典】:

史记》卷71《樗里子甘茂列传》2316、2317页:“甘茂之亡秦奔齐,逢苏代。代为齐使于秦。甘茂曰:‘臣得罪于秦,惧而遁逃,无所容迹。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jī讥,搓线),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茂之妻子在焉,愿君以余光振之。’苏代许诺。遂致使于秦。已,因说秦王曰:‘甘茂,非常士也。其居于秦,累世重矣。自殽(xiáo淆,山名)塞及至鬼谷,其地形险易皆明知之。彼以齐约韩、魏反以图秦,非秦之利也。’秦王曰:‘然则奈何?’苏代曰:‘王不若重其贽(zhì置,见面时所送礼物),厚其禄以迎之,使彼来则置之鬼谷,终身勿出。’秦王曰:‘善。’即赐之上卿,以相印迎之于齐。甘茂不往。苏代谓齐湣(mǐn敏)王曰:‘夫甘茂,贤人也。今秦赐之上卿,以相印迎之。甘茂德王之赐,好为王臣,故辞而不往。今王何以礼之?’齐王曰:‘善。’即位之上卿而处之,秦因复甘茂之家以市于齐。”

【例句】:

南朝宋·谢惠连《塘上行》:“愿君眷倾叶,留景惠余明。” 北周·庾信《灯赋》:“乍九光而连采,或双花而并明。寄言苏季子,应知余照情。” 唐·骆宾王《萤火赋》:“傥余光之可照,庶寒灰之重然。” 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倘能分其斗水,济濡沫之枯鳞;惠以余光,照孀栖之寒女。” 唐·李白《陈情赠友人》:“愿假东壁辉,余光照贫女。” 唐·李商隐《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而独分光邻女,贷润监河。”

宋·苏轼《陈季常见过三首》之三:“余光幸分我,不死安可独。” 宋·陆游《谢葛给事启》:“某偶阶末契,遂借余光。” 宋·张孝祥《江州林知府》:“寒女缉苎,所愿分光于有余;拙匠伐柯,尚欣取则之不远。” 宋·张孝祥《淮东漕魏郎中》:“仰邻烛之分辉,庶山藜之不采。” 清·杨朝观《寇莱公思亲罢宴》:“他挑灯伴读落叶寒窗,那有余辉东壁分光亮。”


猜你喜欢

  • 横流沧海

    源见“沧海横流”。比喻时世动乱不安。清 丘逢甲《陈伯潜学士以路事来粤相晤感赋》诗之一:“横流沧海无安处,故国青山有梦思。”【词语横流沧海】  成语:横流沧海

  • 红叶传沟

    同“红叶题诗”。《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注风流,何用冰人开口。”

  • 灞陵醉尉

    源见“灞陵呵夜”。指对罢官失势者漫加欺辱的小吏。借指盛气凌人的势利小人。宋辛弃疾《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不能寐》词:“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 得雄之祥

    源见“陈宝雄”。指王者之瑞。唐刘肃《大唐新语.聪敏》:“汉光武膺得雄之祥,遂起南阳而有四海。”

  • 秦台一镜

    同“秦庭朗镜”。清 钱峙《端正好.于公祠万姓迎神曲》套曲:“又子见照胆秦台一镜悬,绝不株连。”

  • 惩一儆百

    又作“杀一警百”、“以一儆百”。惩:惩罚;惩处。儆(jǐng景):通“警”,警告;告戒。用惩处一个人来警戒多数人。乾隆九年(1744年)三月,吏部尚书兼军机大臣(军机处长官,权在大学士、各部尚书之上。

  • 堕长城

    同“坏长城”。明 蔡汝南《岳王墓》诗:“谁将三字狱,堕此一长城?”

  • 诡遇

    《孟子.滕文公下》:“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春秋末年,晋国正卿越简子,请善

  • 非我族类

    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章炳麟《狱中答新闻报》:“逆胡膻虏,~,不能变法当革,能变法亦当革。”【词语非我族类】  成语:非我族类汉语大词典:非我族类

  • 矛头淅米

    同“矛炊剑淅”。宋陆游《秋来瘦甚而益健戏作》诗:“矛头淅米谁能食,甑里生尘却自奇。”【典源】《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玄) 与殷荆州 (仲堪) 语次,因共作了语。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