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卷八〇六引汉.韩婴《韩诗外传》:“楚襄王遣使以金千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以为相,庄子固辞。”按:此事《史记》称为楚威王使聘。庄子以旷达自适,不愿为官拒绝了楚襄王使者的聘礼,辞不赴命。后以为咏
源见“乘鸾”。喻指佳偶。清方文《赠吴薗次》诗:“何须更觅乘鸾侣,花下吹箫本自仙。”
元.王实甫《西厢记》五本四折:“夫人怒欲悔亲,依旧要将莺莺与郑恒,焉有此理?道不得个‘烈女不更二夫’。”烈女:刚正而有节操的女子。“烈女不更二夫”意谓贞烈的妇女不再改嫁。也作“烈女不嫁二夫”。元.关汉
比喻处理事情了草轻率,有如儿童嬉戏。《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文帝曰:“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词语儿戏】 汉语大词典:儿戏
源见“巫山云雨”。借指男女幽会之所。元张可久《折桂令.秋思》曲:“想像高唐,萦损柔肠,梦见才郎。”【词语高唐】 汉语大词典:高唐
源见“春秋笔法”。指褒贬。《聊斋志异.郭生》:“王(王生)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胸中自有泾渭,皮里自具春秋。”【词语春秋】 汉语大词典:春秋
源见“龙伯钓鳌”。指神话中巨鳌头顶仙山使之稳定在海上。借指力大无穷。唐李白《大鹏赋》:“〔大鹏〕猛势所射,徐风所吹……巨鳌冠山而却走,长鲸腾海而下驰。”
元脱脱等撰《宋史.王安石传》(卷三二七):“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晚居金陵,又作《字说》,多穿凿傅会,其流入于佛老。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
参见“桃李成蹊”。
此典指西汉董仲舒放下帷幕讲学,专心一致。后以此典形容人专心治学,学问精深。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人,因为研究《春秋》,汉景帝时当上博士。他放下帷幕讲读《春秋》,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