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

指越王句(gōu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屈膝称臣求和,睡柴草、尝苦胆,艰苦自励,愤发图强,立志雪耻复国。后以此典比喻自励、图强,以成就事业。吴王赦免了越王,越王句践返回国内,于是勤劳受苦,焦虑忧思,悬挂苦胆在自己座位旁边,坐着或躺着都仰望着面前的苦胆,喝水吃饭也要尝尝苦胆汁。他常常提醒自己说:“你忘了在会(guì贵)稽山(今浙江中部)失败后所受之耻辱吗?”句践亲自耕种田地,他的夫人亲自纺纱织布,吃饭不增加两种肉食,穿衣不穿两层华丽衣服,放下架子谦恭地对待贤德有才之人,优厚地接待宾客,救济穷人,悼念死者,和百姓同劳共苦。经过休养生聚,越国由弱变强,最后打败吴国,吴王夫差羞愧自杀。越国又成为当时的一霸。此典又作“尝胆”、“会稽耻”、“句践胆”、“尝胆卧薪”。

【出典】:

史记》卷41《越王句践世家》1742页:“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rǔ乳,通“汝”,你)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衣不重(chóng虫,重复)彩,折节(降低身份)下(屈己尊人)贤人,厚遇宾客,振(同“赈”,救济)贫吊死(悼念死者),与百姓同其劳。”

【例句】:

唐·王维《燕支行》:“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唐·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 唐·于濆《经馆娃宫》:“句践胆未尝,夫差心已误。”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自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 宋·刘克庄《春夜温五言》诗之十七:“图霸卧薪尝胆,为农拾穗行歌。”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叙录》:“正当尝胆卧薪日,却作观山玩水时。” 元·脱脱等撰《宋史·胡宏传》:“太上皇帝劫制于强敌,生往死归,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尝胆,宜思所以必报也。” 明·朱鼎《玉镜台记·新亭流涕》:“列位大人,我自愿漆身吞炭,尝胆卧薪,同心协力期雪耻,须歃血为誓。” 明·史可法《请出师讨贼疏》:“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六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世。” 明·无名氏《鸣凤记·南北分别》:“小弟此去,敢不卧薪尝胆,他日南还,共建大业,岂非至愿乎。”


见“尝胆卧薪”。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典源】《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句 (gou) 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 (汝) 忘会 (kuai)稽之耻邪?’”《吴越春秋·句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雠,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

【今译】 春秋时吴、越发生战争,吴王夫差打败越国,越王句 (一作“勾”)践忍辱求和。后来句践被放回越国,日夜思虑复仇,以苦行激励自己。把苦胆放在坐位旁,坐卧都要看一下胆,饮食也要先尝一下胆 (一说把苦胆挂在门边,出入都要尝一下),对自己说:“你忘了会稽之耻吗?”困了用辣的蓼草来刺激眼睛,脚冷了反而泡在水里。冬天经常抱着冰,夏天手里拿着火把,这样来磨砺自己。后来终于灭了吴国,报了仇。卧薪事不知所出,最早见于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后遂将二者连用。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立志报仇雪耻; 或以“会稽耻”借指亡国之耻。

【典形】 抱冰、尝胆、勾践胆、会稽耻、眠薪、握火、卧薪、薪胆、勾践饮胆、越王尝胆。

【示例】

〔抱冰〕唐·元稹《冬白纻》:“近王之臣谕王意,共笑越王穷惴惴,夜夜抱冰寒不睡。”

〔尝胆〕 唐·王维《燕支行》:“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勾践胆〕 唐·于濆《经馆娃宫》:“勾践胆未尝,夫差心已误。”

〔会稽耻〕 唐·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

〔眠薪〕 清·孔尚任《桃花扇》:“不共天仇,从此后尝胆眠薪休忘。”

〔握火〕 宋·刘筠《与客启明》:“垂天借喻齐谐志,握火寻盟越绝书。”

〔卧薪〕 清·庞鸣《吴宫词》:“台畔卧薪台上舞,可知同是不眠人。”

〔薪胆〕 清·杨潮观《信陵君义葬金钗》:“咱只为父仇未报常薪胆,他便把那人头一剑手分花。”


【词语卧薪尝胆】  成语:卧薪尝胆汉语词典:卧薪尝胆

猜你喜欢

  • 黄羊祭灶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宣宗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倾,舆马仆隶,比于邦君。”阴子方以黄羊祭灶而致富是无稽之

  • 苍蝇

    源见“青蝇营营”。比喻进谗言的小人。唐高適《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外》诗:“若将除害马,慎勿信苍蝇。”【词语苍蝇】   汉语大词典:苍蝇

  • 赤帝子

    《史记.高祖本纪》记汉高祖夜醉,将泽中蛇斩为两段,有一老妇哭道:“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故哭。”赤帝子指刘邦,白帝子指嬴秦,赤帝是火,白帝是金,火克金。此为五德相克下的附会之说,

  • 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游兮不归

    萋萋:草生繁茂貌。王孙:泛指贵族子弟。 春草又茂密地生长,而出游的王孙仍未归来。 古代怀人之辞。语出《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夫之通释:“王孙,隐士也。秦汉以

  • 建平家

    《宋书.文九王传.建平王宏传》附《刘景素传》:“(建平王刘宏)子景素,少爱文义,有父风。……进号镇北将军。……时太祖诸子尽殂,众孙唯景素为长,……景素好文章书籍,招集方义之士,倾身礼接,以收名誉,由是

  • 鬼蜮技俩

    同“鬼蜮伎俩”。鲁迅《华盖集续编.并非闲话(三)》:“古人常说‘鬼蜮技俩’,其实世间何尝真有鬼蜮,那所指点的,不过是这类东西罢了。”【词语鬼蜮技俩】  成语:鬼蜮技俩汉语大词典:鬼蜮技俩

  • 老牛舔犊

    老牛怜爱小牛,喻人爱其子。《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日磾( ㄇㄧˋ mì 密 ㄉㄧ dī 梯

  • 炊砂作饭

    见“炊沙作饭”。【词语炊砂作饭】  成语:炊砂作饭汉语大词典:炊砂作饭

  • 激清

    同“激浊扬清”。唐李白《上留田行》:“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宋范仲淹《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公之旨也,岂徒正尔之名,盖将成尔之德,激清学校。”【词语激清】   汉语大词典:激清

  • 覆车

    《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前车覆而后车不诫,是以后覆也。”古文中有“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和“前车覆而后车不诫”等语。后以“覆车”用作喻指不接受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