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压倒元白

压倒元白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宝历(唐敬宗年号)中,杨嗣复(字继之,贞元进士,工诗,李宗闵执政,杨入为户部侍郎,不久即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为事实上相当于宰相的职务,故称相公)相公具庆(具庆,本指父母俱存。科举试卷履历,如果父母俱存的,填写“具庆”二字)下,继发两榜(唐代进士试分甲乙两科,称两榜)。时先仆射(唐时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自东洛入觐(此指朝见天子),嗣复率生徒迎于潼关。既而(一作“回”)大宴于新昌里第,仆射与所执坐于正寝(此指正座主位),公领(领属,管领,统属)诸生翼坐于两序。时元、白俱在(指元稹、白居易),皆赋诗于席上。唯刑部杨汝士侍郎诗后成。元、白览之失色。诗曰:‘隔坐应须赐玉屏,尽将仙翰(此指文词即诗作)入高冥。文章旧价留鸾掖(此泛指宫庭),桃李新阴在鲤庭(指受父训之处,亦借指父训。《论语.季氏》载,孔鲤趋庭而过,其父孔丘教训他学诗、学礼之事。参见“趋庭”条)。再岁生徒陈贺宴,一时良史尽传馨。当年疏傅(布陈,指以前科考庆贺之举)虽云盛,讵(岂)有兹筵醉醁醹(酒名,此泛指美酒)。’汝士其日大醉,归谓子弟曰:‘我今日压倒元、白。’”

杨汝士在宰相杨嗣复于新昌里宅第举行的宴会上,即席赋诗,使元稹、白居易自愧不如而吃惊失色。杨回家后,对子弟自诩“压倒元白”。后因以“压倒元白”誉称作品超越同时代著名作家。

幼学琼林》卷四“文事”:“誉才高曰今日之班、马(指汉班固、马融),羡工诗曰压倒元、白。”


述宾 元白,指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说明诗文超过同时代的著名作家。也比喻文才高妙,不同凡响。语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3:“宝历年中,杨嗣复相公……大宴于新昌里第……时元、白俱在,皆赋诗于席上;唯刑部杨汝士侍郎诗后成。元、白览之失色。汝士……归谓子弟曰:‘我今日压倒元白。’”清·薛雪《一瓢诗话》194:“刘宾客(禹锡)《西塞山怀古》,……洵是此老一生杰作,自然~。”△褒义。多用作褒赞才华。 →衙官屈宋 ↔胸无点墨 目不识丁


【词语压倒元白】  成语:压倒元白汉语词典:压倒元白

猜你喜欢

  • 张掾傲

    《南齐书.孔稚珪传》:“稚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又,《南齐书.张融传》:“张融字思光,吴郡吴人也。”“辟太祖太傅掾,历骠骑豫章王司空谘议参军,迁中书郎,非所好,乞为中散

  • 公超成市

    源见“华阴市”。形容从学弟子或随行学者之众。清毛奇龄《绮罗香.用原韵答赠甬上钱蛰庵见赠》词:“古鄮名家,彭城遗胄,所至公超成市。”

  • 其谁曰不然

    其:副词。表推测,估计。 有谁说不是这样? 用反诘的语气表示对某种作法的肯定。语出《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唐.梁肃《代太常答苏端驳杨绾谥议》:“而清俭厉俗,明哲保

  • 笔花

    同“笔生花”。清曹寅《题三友图》诗:“真州酒船希,盐官笔花秃。”【词语笔花】   汉语大词典:笔花

  • 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虽是愚蠢的人,也一定会明白,虽是柔弱的人也一定会刚强。 古时劝人精勤学习之语。语出《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宋.杨万里《庸言》:“学而不

  • 龚遂劝农

    汉代著名循吏龚遂鼓励百姓致力农桑。《汉书.循吏.龚遂传》:“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

  • 吐颖呈锋

    源见“毛遂自荐”。谓显露才华。唐独孤申叔《处囊锥赋》:“吐颖呈锋,磨砺而自我;投奇擢异,提携而在君。”

  • 梁尘踊跃

    同“梁尘飞”。鲁迅《集外集.赠人诗之二》:“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词语梁尘踊跃】  成语:梁尘踊跃汉语大词典:梁尘踊跃

  • 诸童待使君

    源见“竹马交迎”。称美地方良吏施行德政,广受欢迎。唐岑参《凤翔府行军送程使君赴成州》诗:“竹马诸童子,朝朝待使君。”

  • 谢女题诗

    同“谢女雪诗”。唐刘禹锡《柳絮》诗:“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