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取义成仁

取义成仁

文天祥抗元被俘后以身殉国事。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中进士第一名。宝祐六年(1258年)初,蒙古军队分三路向南宋大举进攻,权阉董宋臣主张放弃临安,迁都四明(今宁波),朝中无人敢于反对,独文天祥上书请斩董宋臣,提出抗蒙建议。但未被采纳。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鄂州失守,元兵直逼临安。时文天祥在赣州任上。接到朝廷“勤王”诏书,立即招募义兵入卫临安。因战事失利,奉命退守余杭(今杭州西)。不久,宋恭帝降元。德祐二年(1276年),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出使元军,被扣押。元军撤退时,与恭帝等一同被拘押北去。行到镇江(今江苏镇江),乘元兵不备,逃脱到真州(江苏仪征),又从高邮、通州(今江苏南通)到温州。时端宗赵昰在福州即位,以文天祥为右丞相。因与左丞相陈宜中意见不合,文天祥在闽粤赣一带辅佐端宗组织抗元斗争,收复州县多处。帝昺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广东海丰北面的五坡岭被元兵所俘。旋被押至大都(今北京),囚禁达三年之久。元政府用尽种种手段威逼利诱,但文天祥始终不屈,在狱中写下了千古不朽的《正气歌》,“时空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表现了爱国的忠贞气节和凛然正气。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在大都柴市被杀害,时年47岁。其妻欧阳氏收尸时,在文天祥的衣带里捡出一纸遗书,上写:“孔子说过‘杀身成仁’,孟子讲过‘舍生取义’,只有尽了‘义’,才算做到了‘仁’。我们读圣贤之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今后无愧于国家。”

【出典】:

宋史》卷418《文天祥传》12540页:“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例句】:

陈毅《梅岭三章》:“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见“杀身成仁”。


【词语取义成仁】  成语:取义成仁汉语词典:取义成仁

猜你喜欢

  • 王戎简要

    《三国志.魏书.裴潜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诸公赞》:“楷少与琅邪王戎俱为掾发名,钟会致之大将军司马文王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文王即辟为掾,进历显位。”晋.王戎与裴楷小时候曾到过钟会家。钟会称

  • 拖肠

    源见“鼠拖肠”。喻不能变易,依然故我。宋王禹偁《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袄天使》诗:“空叹拖肠在泥土,不如舐鼎升烟霄。”【词语拖肠】   汉语大词典:拖肠

  •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六):吴王夫差小女紫玉与韩重相恋,遭到夫差阻止,忧愤而死,她的魂魄和韩重相会,“(歌)曰:‘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既高飞,罗将奈何?’”原意是指紫玉自己已经死去,韩重再回来寻找她

  •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常用以指斥寡廉鲜耻之徒。语出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宋.李立仪《闲居赋》:“蒙不洁而反以衒鬻,蹈荆棘

  • 脱簪珥

    源见“姜后脱簪”。取下簪珥等头饰,表示自责请罪。多以指后妃劝君王勤政的懿德贤行。《史记.外戚世家》:“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词语脱簪珥】   汉语大词典:脱簪珥

  • 右军坦腹

    同“坦腹东床”。清宋琬《题王婿五文小像》词:“羡白玉床边,右军坦腹;乌衣巷口,小女提罂。”

  • 葭莩之末

    见 “葭莩之亲”。[例]举亲举仇,处事公正,何虑人言~。

  • 挂瓢隐舜

    同“挂瓢”。唐骆宾王《秋日与群公宴序》:“昔挂瓢隐舜,蹈箕山而不归;结组逃齐,泛沧波而长往。”

  • 王粲不归秦

    同“王粲滞荆州”。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接舆还入楚,王粲不归秦。”

  • 碑生金

    宋.李昉等编修《太平御览》卷八一〇珍宝部九金中引王隐《晋书》曰:“永嘉(晋怀帝司马炽年号)初,陈国项县贾逵(三国时魏襄陵人)石碑中生金。人盗凿取卖,卖已复生。此江东之瑞也。”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