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召父杜母

召父杜母

东观汉记》卷十五“杜诗”:“杜诗字君公,建武元年(建武,汉光武帝年号,元年为公元二十五年)为侍御史(官名,汉沿习秦时设置,在御史大夫下或在给事殿中,负责检举非法,督察郡县,或奉使外出执行任务),安集雒阳(集,通辑,安辑,安抚的意思)。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猝暴民间,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上召见,赐以荣戟(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古时官吏出行作为前导的一种仪仗),復使河东(指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方,多指晋南一带),诛降逆贼杨义等。为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治清平。以诛暴立威信,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利用水力推动鞲鞴一音gōubèi,即活塞一以鼓风帮助冶炼金属的装置),铸为农器,用力省,见功多。时人方于召信臣(西汉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举高第,迁上蔡长,后迁南阳太守,有政绩。“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见《汉书.召信臣传》),故南阳人为之语:‘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汉代的召信臣和后汉杜诗是两个爱护人民,注意发展生产的清官,受到当时人的爱戴,被称为“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旧时以“召父杜母”常用为颂扬地方官吏政绩的套语。俗又常称地方官、特别是多称县令为“父母官”。

宋.王禹偁《小畜集》八《谪居感事》诗:“长洲巨海湄,万家呼父母。”又十一《赠浚义朱学士》诗:“西垣久望神仙侣,北部休夸父母官。”


并列 据《东观汉记》卷15与《后汉书·杜诗传》记载:西汉召信臣,东汉杜诗,先后为南阳太守,有善政,时人语曰“先有召父,后有杜母”。后以“召父杜母”为颂扬地方长官政绩的套语。△褒义。


【典源】 《汉书·循吏传·召信臣传》:“ (召信臣) 其治视民如子,所居见称述。……迁南阳太守,其治如上蔡。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后汉书·杜诗列传》:“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今译】 汉代召信臣任南阳太守时,百姓安居乐业,地方平靖,户口增加,百姓称之“召父”。后汉杜诗也任南阳太守,政治清平,爱护百姓。兴修水利,百姓又称之“杜母”,谚语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爱护百姓、受人爱戴的地方官员。

【典形】 杜母、讳名号父、美政吾母、召杜、杜母慈、杜母高风。

【示例】

〔杜母〕 唐·李绅《却渡西陵别越中父老》:“惭非杜母临襄岘,自鄙朱翁别会稽。”

〔讳名号父〕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亲爱之深,讳名而号为父; 歌咏不足,取姓以命其儿。”

〔美政吾母〕 宋·陈师道《杜待郎挽词》:“美政真吾母,名家更杜陵。”

〔召杜〕 宋·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岂但搢绅称召杜,故多扶杖祝彭聃。”


【词语召父杜母】  成语:召父杜母汉语词典:召父杜母

猜你喜欢

  • 掌上莲花

    源见“掌上明珠”。指宠爱之人或物。唐白居易《母别子》诗:“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 望秋蒲柳

    源见“蒲柳姿”。喻未老早衰的身躯。明文徵明《次董子元夜话韵答朱邦宪》:“近水芙蓉聊自照,望秋蒲柳已先残。”

  • 奋髯#几

    奋髯:猛然掀起胡须,犹俗言吹胡子。(zhǐ只)几:击打桌面,即拍案。奋髯几,形容奋激发怒的情状。朱博在任琅邪太守时,当地习俗,作风迟缓,性情高傲,自命清高来博取名声。朱博上任后,许多下属官员都托病休假

  • 冯长乐

    源见“长乐老”。指不顾名节长保官位之人。清方文《题露筋祠碑上》诗:“往来多少冯长乐,试使看碑作底情?”【词语冯长乐】   汉语大词典:冯长乐

  • 绠短

    源见“绠短汲深”。比喻才识短浅。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然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途,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才疏耳。”【词语绠短】   汉语大词典:绠短

  • 门题凤字

    源见“吕安题凤”。称朋友来访。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家居清淡,谢英才不嫌素寒。门题凤字承留恋,且须养晦林泉。”

  • 扶老

    《艺文类聚》卷九二引汉应劭《风俗通》:“《周官.罗氏》:‘献鸠养老。’汉无罗氏,故作鸠杖以扶老。”谓手杖可供老人凭借扶持。后因用以为手杖的别名。晋陶潜《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宋

  • 猿鹤化

    同“猿鹤沙虫”。宋苏轼《咏郁孤台》诗:“不随猿鹤化,甘作贾胡留。”

  • 抗礼

    指娄敬建议汉高祖刘邦将大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mòdúchán莫独蝉)于(如汉之君主)和亲,生子是外孙,哪有外孙和外祖父抗礼?可不战而使他们臣服。娄敬,汉初齐人。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以戍卒求见刘邦

  • 沾沾自足

    见“沾沾自喜”。宋·吕祖谦《东莱博议》:“立一善,修一行,~,怠而不复前矣。”【词语沾沾自足】  成语:沾沾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