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因势利导

因势利导

顺着事物的趋势而引导推动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偏正 因,顺着;利导,引导。顺应事物的发展趋势,恰当地加以引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刘心武《钟鼓楼》:“儿童文学工作者以及老师和家长是应当抓住儿童们的这个特点,~,编出内容优美生动而又琅琅上口的歌谣。”△褒义。用于一般工作方法、领导艺术或教育工作方面。→顺水推舟 因风吹火 引船就岸 ↔逆水行舟。也作“因势利道”。


解释利导:引导。指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战国时期卓越的军事家。孙膑早年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后来到魏国做官,他知道自己才能比不上孙膑,非常担心,就设计骗来孙膑,挖掉了孙膑的膝盖骨。孙膑想办法逃到了齐国,以自己的才能赢得了齐威王以及大臣田忌等人的尊敬和信任,担任了齐国的军师。

梁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3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以田忌为将,带兵直攻魏国首都大梁。庞涓听到这一消息,马上带兵离开韩国,准备半路堵截齐军,不料齐军已经越过魏境,直奔大梁。孙膑对田忌说:“魏国的军队一向勇猛强悍而轻视齐军,齐军以胆怯出名。善于用兵的人就应该利用这样的形势使其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兵书上讲,出兵百里而去追逐利益的,前锋主将一定会受挫;急行军五十里而去争利的,只有一半军队能够赶到。”于是下令让齐军进入魏国后造十万人的锅灶,第二天造五万人的锅灶,第三天造三万人的锅灶。庞涓行军三天,每天察看齐军的锅灶情况,非常高兴,说:“我就知道齐军胆小,才进入我国境内三天,士卒就已经逃亡过半了。”于是丢下步兵,带领轻装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追赶齐军。

孙膑估计,按庞涓的速度应该晚上到达马陵。马陵道路狭窄,而路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力。孙膑于是命人削掉路边一棵大树的树皮,露出白色,在上面写道:“庞涓死于这树下。”然后命令一万名齐军神箭手沿路埋伏,并约定:“晚上看到火光就一起放箭。”庞涓果然晚上来到了大树下,看到树皮发白,上面有字,就让人取火来看。字还没有看完,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兵败无救,只好拔剑自杀,齐军于是乘胜追击,彻底打败了魏军,孙膑也由此名扬天下。


【词语因势利导】  成语:因势利导汉语词典:因势利导

猜你喜欢

  • 商山四公

    同“商山四皓”。汉荀悦《申鉴.杂言上》:“高祖虽能申威于秦 项,而屈于商山四公。”【词语商山四公】   汉语大词典:商山四公

  • 上将坛

    源见“韩信登坛”。指拜授将帅的高台。清赵翼《阅欧阳五代史》诗:“忽然梦入大槐安,竟以身登上将坛。”

  • 报李投桃

    见“投桃报李”。明·高濂《玉簪记·诳告》:“村家行径,强尼姑向空门结姻。只指望~,那顾他礼佛看经。”【词语报李投桃】  成语:报李投桃汉语大词典:报李投桃

  • 荀陆排调

    晋代荀隐与陆云用雅言相嘲谑的故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陆曰:

  • 又做冯妇

    同“再作冯妇”。《镜花缘》五一回:“愚姐久已心灰,何必又做冯妇?”

  • 长鸣都尉

    宋 陶穀《清异录.灵寿子》:“武宗(唐武宗)为颍王时,邸园畜禽兽之可人者,以备十玩,绘《十玩图》,于今传播:九皋处士,鹤;玄素先生,白鹇;长鸣都尉,鸡。”后遂以“长鸣都尉”为鸡的别称。偏正 鸡的别称。

  • 三尸

    《汉武帝内传》:“三尸狡乱,玄白失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三尸一日三朝:上尸青姑,伐人眼;中尸白姑,伐人五脏;下尸血姑,伐人胃命。亦曰玄灵。又曰:一居人头中,令人多思欲,好车马,其色黑;一

  • 角黍祭屈原

    《太平御览》卷三一“时序部”“五月五日”引《续齐谐记》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尝见祭甚善。但常年所患蛟

  • 歃血结盟

    见“歃血为盟”。《清史演义》:“当下杀牛宰豕,~,誓使异姓弟兄,大有桃园结义、梁山泊结盟的气象。”

  • 九寡

    《文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张铣注:“钩、珥皆宝也。隐、约皆琴上施。取寡子寡妇之宝而用之,欲其声多悲声。九寡,九度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