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证父”。唐刘知幾《史通.序传》:“至若盛矜于己,而厚辱其先,此何异证父攘羊、学子名母。”【词语证父攘羊】 成语:证父攘羊汉语大词典:证父攘羊
《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唐.颜师古注:“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其易而必得也。青紫,卿大夫之服
源见“杖化龙”。比喻仙游而不返。唐施肩吾《遇李山人》诗:“别易会难君且住,莫交青竹化为龙。”
源见“走丸”。比喻极其快速,不可阻挡。唐韦应物《易言》诗:“投石入水岂有碍,走丸下坂安得留?”
同“穷途恸哭”。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齿落未是无心人,舌存耻作穷途哭。”清顾炎武《哭归高士》诗:“常为扣角歌,不作穷途哭。”
同“颠倒衣裳”。唐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诗:“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
同“舞干”。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不知玉弩垂芒,凶水无九婴之疹;瑶阶舞戚,洞庭有三苗之墟。”
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相传北宋隐士林逋居住在杭州孤山,养着两只鹤,放出去在天空飞翔很久之后,再飞回来进笼。林逋经常泛舟游西湖各
源见“鸣琴化治”。谓地方官有德政的声誉。唐贾岛《别徐明府》诗:“口尚袁安节,身无子贱名。”
《太平广记.卷四七三引〈东方朔传〉》:“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目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相传汉武帝到甘泉宫去游玩,发现驰道上有一种小红虫,头眼耳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