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学富五车

学富五车

源见“五车书”。形容学问渊博。《醒世恒言》卷三二:“兼之学富五车,才倾八斗,同辈之中,推为才子。”


主谓 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语本《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梁实秋《散文·雅舍小品》:“演讲其实也是吃开口饭的行当中的一种,即使是~,事前总要准备。”△褒义。多用于赞颂博学。→才高八斗 满腹经纶 博学多才 ↔不学无术 胸无点墨 不识一丁 不通文墨学疏才浅


【典源】《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今译】惠施为战国时思想家,名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博学广闻,其著书多达五车。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知识渊博;也形容著述或藏书宏富。

【典形】 惠车、惠施书、惠施五车、书文五车、书五车、五车、五车富、五车经典、五车书、图书五车、五车载书、五车书史、读五车、倾五车、五车读。

【示例】

〔惠车〕 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才当曹斗怯,书比惠车盈。”

〔惠施书〕 清·王恪《送杨文叔北上》:“作客仍依王俭幕,故交好借惠施书。”

〔惠施五车〕 宋·乐雷发 《乌乌歌》:“莫读书! 莫读书! 惠施五车今何如?”

〔书文五车〕 金·元好问《送郝讲师住崇福宫》:“书文五车喙三尺,剧谈混沌今犹神。”

〔书五车〕 宋·苏轼《送乔施州》:“恨无负郭田二顷,空有载行书五车。”

〔五车〕 唐·王维《裴仆射济州遗爱碑》:“六义之制,文在于斯; 五车之事,学半于我。”

〔五车富〕 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

〔五车经典〕 元·董君瑞《哨遍·硬谒》:“五车经典,七步文章,到处难兴贩,半纸虚名薄宦。”

〔五车书〕 唐·杜甫《题柏学士茅屋》:“富贵必从勤苦待,男儿须读五车书。”


【词语学富五车】  成语:学富五车汉语词典:学富五车

猜你喜欢

  • 触瑟

    《汉书.金日䃅传》:“何罗(即莽何罗,时欲行刺汉武帝)褏(袖)白刃从东箱上,见日䃅,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日䃅得抱何罗,因传曰:‘莽何罗反!’……日䃅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后因以“触

  • 左支右绌

    见“支左诎右”。并列 支,支撑;绌,不足,不够。语本《战国策·西周策》:“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史记·周本纪》引作“支左诎右”,后转为“左支右绌”。①力量不足而顾此失彼的状况。明·陈子龙《议财用》:

  • 刘弘一纸书

    《晋书.刘弘传》载:晋惠帝宰相刘弘,勤于政事,凡兴废之事,皆亲自过问,并详细地写出意见,指示下级妥善处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后以“刘弘一纸书”尊称他人来函

  • 田横歌

    源见“田横岛”。指义士的悲壮之歌。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八:“空营卫青冢,徒听田横歌。”

  • 斤运生风

    源见“郢匠挥斤”。形容技艺高超。清 刘履芬《瑶台第一层.舒铁云先生酉阳修月剧本己未春题》词:“补天手,倩吴郎挥斧,斤运生风。”

  • 幕府莲花

    源见“莲幕”。美称幕僚。清袁枚《重登抚署八桂堂有怀荐主德山公》诗:“遗民难访地行仙,幕府莲花尽化烟。”

  • 闻鸡蹴起

    同“闻鸡起舞”。宋刘辰翁《齐天乐.端午和韵》词:“浮沈君共我里。记薰廊待对,闻鸡蹴起。”

  • 三尸虫

    源见“三尸”。比喻奸佞之人。清钱谦益《送何士龙南归兼简卢紫房一百韵》:“执彼三尸虫,打杀铜驼傍。”

  • 肠断人琴

    同“哭人琴”。清宋琬《挽王云翼》诗:“行行且掬西陵水,肠断人琴雨雪霏。”

  • 扪虱倾谈

    同“扪虱而谈”。周恩来《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之一:“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