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宁馨儿

宁馨儿

晋书.王衍传》:“(衍)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又《南史.宋前废帝纪》:“太后(宋孝武帝刘骏的皇后,前废帝刘子业是她的长子)病笃,遣呼帝,帝曰:‘病人间多鬼可畏,那可往?’太后怒,语侍者曰:‘将刀来,破我腹,那得生宁馨儿!’”

宋书.前废帝纪》景和元年作:“太后怒语侍者:‘将刀来剖我腹,那得生如此宁馨儿!’”

宋前废帝刘子业性情狭窄暴躁,继位后凶残昏乱愈来愈厉害。太后的话是气愤之极的赌气话。子业后被湘东王刘彧杀死。

“宋馨”是晋、宋时的俗语,是“这样”的意思;“宁馨儿”即“这样的孩子”。原为贬义,魏、晋以后转取“宁馨”字面义,意指美好的孩子、子弟,便偏于褒义。

宋胡仲弓《为续芸赋》诗:“芸居老衣钵,付与宁馨儿。”(见《苇航漫游稿》卷二)。


偏正 这样的儿子。晋、刘宋时俗语。《南史·宋前废帝纪》:“太后病笃,遣呼帝。帝曰:‘病人间多鬼可畏,那可往?’太后怒,语侍者曰:‘将刀来,破我腹,那得生~!’”后多转用于褒义,指好儿子。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吾欲我同胞张灯置酒……以行亲迎之大典,彼西方美人,必将为我家育~以亢吾宗也。”△褒义。多用于书面语言。


【词语宁馨儿】  成语:宁馨儿汉语词典:宁馨儿

猜你喜欢

  • 伯劳飞燕

    《玉台新咏.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以“伯劳飞燕”比喻离别的亲人或朋友。元张可久《醉太平.春情》曲:“乌云髻松,金凤钗横,伯劳飞燕自西东,恼离愁万种。”并列 借指离

  • 青门桥

    源见“青门”。即灞桥,送别分离之处。唐刘禹锡《别友人后得书因以诗赠》:“前时送君去,挥手青门桥。”【词语青门桥】   汉语大词典:青门桥

  • 仙侣

    源见“李郭同舟”。指高逸不凡的知友。唐姚合《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韩卿宅》诗:“华省思仙侣,疲民爱使君。”【词语仙侣】   汉语大词典:仙侣

  • 长沙事

    同“长沙谪”。唐姚合《寄贾岛时任普州司仓》诗:“长沙事可悲,普掾罪谁知?”

  • 矮人看戏

    42`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一六:“其有知得某人诗好,某人诗不好者,亦只是见已前人如此说,便承虚接响说取去,如矮子看戏相似,见人道好,他也道好。及至问着他哪里是好处,原不曾识。”此典故喻对事自己毫

  • 百万化鱼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进至邯郸,故赵缪王子林说光武曰:‘赤眉今在河东,但决水灌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东汉.刘林曾向光武帝刘秀献策,使决黄河水淹赤眉军,说那将使其百万之众化而为鱼。唐.杜甫《潼关

  • 气生瘿

    《三国志.魏书.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曰:“……逵前在弘农,与典农校尉争公事,不得理,乃发愤生瘿,后所病稍大,自启愿欲令医割之。’”瘿,颈部囊状瘤。三国魏.贾逵,因与典农校尉争论公事生气,脖颈上长

  • 彼一时此一时也

    指时势不同了,论事的标准也应不一样。《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

  • 秦冤

    源见“秦狱气”。指冤狱。唐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词语秦冤】   汉语大词典:秦冤

  • 感虎渡河

    《后汉书.儒林传》:“刘昆……举孝廉,不行,遂逃,教授于江陵。光武闻之,即除为江陵令。时县连年火灾,昆辄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征拜议郎,稍迁侍中、弘农太守。先是崤、黾驿道多虎灾,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