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

比喻生命变幻无常。从前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四处飞舞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庄周。不一会惊醒,一看自己还是庄周。弄不清楚究竟是自己作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作梦变成了庄周。

【出典】: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例句】:

宋·苏轼《苏文忠诗》合注:“梦蝶犹飞旅枕,粥鱼已响枯桐。” 元·马致远《夜行船·秋思》:“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主谓 庄周梦中变成蝴蝶。比喻人生无常或虚幻的事件。语本《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群音类选·〈投笔记·匈奴困超〉》:“死离生别,一似~。”△用于感慨人生。


【典源】《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 (qu)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今译】《庄子》 中讲,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就是翩翩飞舞的一只蝴蝶,自以为自由自在,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庄周。忽然梦醒,才又发现自己是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庄周呢?庄周和蝴蝶必定是有所分别的。这就称之为物化。庄子名周,周时曾作过蒙地的漆园吏。《庄子》又称《南华经》。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生虚幻,物我皆空; 或形容梦、睡眠等; 亦用以咏蝶。

【典形】 蝶魂栩栩、蝶梦、蝶与庄、蝶与周、蝴蝶梦、蝴蝶翩翩、化蝶、魂蝶、蒙叟梦、梦蝶、梦蝴蝶、梦南华、南华蝶、漆园蝶、漆园化蝶、人化蝶、身似蝶、栩然蝴蝶、一枕庄周、庄蝶、庄梦、庄生蝶、庄生晓梦、庄叟蝶、庄周梦、庄周梦蝶、周梦蝶、蝶化庄生、梦绕南华、梦借蝶、梦寐迷蛱蝶、蘧蘧栩栩、蝴蝶前身、蝴蝶庄生、醉梦蝶翅、醉眠戏蝶、魂梦蝴蝶、魂交仙蝶、梦蝶真人、梦蝶庄生、梦魂舞蝶、梦魂栩栩、栩栩蘧蘧、枕寒庄蝶、庄叟梦蝶、庄周蝴蝶、庄生蝴蝶、有蝶成梦、大梦惊蝴蝶、蘧蘧随梦、蝶蘧蘧、蝶入枕、梦蘧蘧、栩栩梦、栩栩魂、狂蝶梦、庄周蝶、蝶愁蚁喜、庄生梦、甘为蝶。

【示例】

〔蝶魂栩栩〕 元·白朴《水龙吟》:“鸾驭翩翩、蝶魂栩栩、俯观群蚁。”〔蝶梦〕 宋·朱淑真《伤春》:“莺声惊蝶梦,唤起旧愁新。”

〔蝶与庄〕 宋·陆游《竹窗昼眠》:“安枕了无梦,孰为蝶与庄?”

〔蝶与周〕 宋·张炎《忆旧游·寓陵有怀》:“蝶与周俱梦,折一枝聊寄,古意殊真。”

〔蝴蝶梦〕 唐·张祜《和杜舍人题华清宫》:“杜鹃魂厌蜀,蝴蝶梦悲庄。”

〔蝴蝶翩翩〕 清·曹贞吉 《蝶恋花》:“屋角槐阴耽美睡。梦到华胥,蝴蝶翩翩矣。”

〔化蝶〕 唐·张九龄《感遇》之三:“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

〔魂蝶〕 宋·赵长卿《更漏子》:“魂蝶乱,梦鸾孤,知他睡也无?”

〔蒙叟梦〕 清·王夫之《和白沙》之一:“蒙叟梦中真蛱蝶,柴桑枕上自轩羲。”

〔梦蝶〕 唐·骆宾王 《对策文三道》:“然则泣麟上圣,训三千以领徒;梦蝶幽人,抟九万以齐物。”

〔梦蝴蝶〕 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十八:“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梦南华〕 宋·陈师道《和吴子副知海斋》:“客舍黄粱未应熟,且容秋蝶梦南华。”

〔南华蝶〕 清·毛如瑜《赠张铁桥先生》:“夺我金庭第九天,翻飞只忆南华蝶。”

〔漆园蝶〕 宋·陆游《眉州驿舍睡起》:“尚嫌漆园蝶,肯作南柯蚁。”

〔漆园化蝶〕 唐·李中《经古观有感》:“漆园化蝶名空在,柱史犹龙去不归。”

〔人化蝶〕 清·金衡《过友人别馆》:“倚枕相忘人化蝶,临流安见我非鱼。”

〔身似蝶〕 元·耶律楚材《思亲》之二:“醉里莫知身似蝶,梦中不觉我为鱼。”

〔栩然蝴蝶〕 宋·苏轼《南歌子》:“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一枕庄周〕 明·袁宏道《题曾太史退如憨斋》:“一枕庄周化,多方惠子惭。”

〔庄蝶〕 唐·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庄蝶玄言秘,罗禽藻思高。”

〔庄梦〕 清·程先贞《戊申生日示两儿》:“庄梦同谁化,殷忧只自私。”

〔庄生蝶〕 宋·陆游《大雨》:“北窗欲化庄生蝶,睡思濛濛栖倦睫。”

〔庄生晓梦〕 唐·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周梦〕 唐·张泌《长安道中早行》:“浮生已悟庄周梦,壮志仍输祖逖鞭。”

〔庄周梦蝶〕 宋·古杭书会《小孙屠》:“今难学庄周梦蝶,愿飞到伊行根底。”

〔周梦蝶〕 元·耶律楚材《谢王清甫惠书》:“只道昔年周梦蝶,却疑今日我为鱼。”


【词语庄周梦蝶】  成语:庄周梦蝶汉语词典:庄周梦蝶

猜你喜欢

  • 五斗解酲

    源见“刘伶好酒”。谓大量饮酒才能解除酒病。用为好酒疏诞之典。唐元稹《放言》诗之一:“五斗解酲犹恨少,十分飞盏未嫌多。”【典源】 《艺文类聚》卷七十二引晋·裴启《语林》曰:“刘灵字伯伦,饮酒一石至酲 (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后因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形容景物绚丽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瞿秋白《饿乡纪程》:“生活也好似行程,青山绿水

  • 伟器

    大器。比喻能担任大事的人才。《后汉书.黄允传》:“林宗见(黄允)而谓曰:‘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词语伟器】   汉语大词典:伟器

  • 青门柳

    源见“青门”。谓折柳赠别送行。明袁宏道《送周尚宝左迁海澄典史》诗:“几度青门柳,荣枯送尔行。”【词语青门柳】   汉语大词典:青门柳

  • 青鸾

    源见“镜鸾”。借指镜。闽徐夤《上阳宫词》:“妆台尘暗青鸾掩,宫树月明黄鸟啼。”亦借喻失偶者。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青鸾不用羞孤影,开匣长如见故人。”同“青鸟使”。宋 赵令畤《蝶恋花》词:“废寝忘

  • 书带草

    《太平御览》卷九九四引(晋.伏琛)《三齐略记》曰:“不其城东有郑玄教授山,山下生草如薤,叶长尺余,坚纫(应作韧)异常。土人名作康成书带。”《后汉书.郡国志四.东莱郡》注引《三齐记》文稍有异。东汉经学大

  • 赤丁子

    宋.曾慥《类说》卷一三引《北户录》:“洛阳牟颖,郊外葬一骷髅,梦一人来谢云:‘我本强寇,为同辈见害。感公掩藏,愿阴护公。若有急,但呼赤丁子,即至矣。’后数有应验。”《佩文韵府》卷二四下“青韵”“赤丁”

  • 三宿恋

    《后汉书.襄楷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李贤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即便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后因以“三宿恋”指对世俗的爱恋之情。亦泛指对某事物的爱恋。宋苏轼《别黄

  • 回颿鼓

    参见:回颿槌

  • 饷车

    《后汉书.刘翊传》:“刘翊字子相,颍川颍阴人也。家世丰产,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曾行于汝南界中,有陈国张季礼远赴师丧,遇寒冰车毁,顿滞道路。翊见而谓曰:‘君慎终赴义,行宜速达。’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