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忘形交

忘形交

不拘身份、形迹的知心朋友。见唐韩愈与孟郊之事迹。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因其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因事贬为山阳令。遇赦后,累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又被贬为潮州刺史。召还长安后,又累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京兆尹、御史大夫等。他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作也对宋诗发生了很大影响。孟郊(751-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北)人,著名诗人。少年时曾隐居嵩山,性格孤僻,很少朋友。但与韩愈却为忘形交。他五十岁才中进士,任溧阳县尉。但在任期间经常不理政务,专意赋诗。后曾任水陆转运判官。

【出典】:

新唐书》卷176《韩愈传附孟郊传》5265页:“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愈一见为忘形交。”

【例句】:

明·杨循吉《吴中故语·魏宋故郡志》:“然蒲圻爱彼殷勤,竟遂弃寐吉,为忘形之交。” 明末清初·佚名《画图缘》:“花天荷道:‘尔我忘形至此,尚有何嫌而作趑趄之态?’”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10回:“三公子道:‘牛先生,你我数十年故交,凡事忘形,今又喜得舍表侄得接大教,竟在此坐到晚去。’”


偏正 不拘身份、形迹的知心朋友。《新唐书·孟郊传》:“孟郊者,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愈一见,为~。”△褒义。多用于描写朋友关系。→忘年交 忘年之好。也作“忘形之交”、“忘形之契


【词语忘形交】  成语:忘形交汉语词典:忘形交

猜你喜欢

  • 琴好

    源见“琴瑟”。谓琴瑟和好,比喻夫妇和睦。清龚自珍《与江居士笺》:“陈饿夫之晨呻于九宾鼎食之席,则叱矣;诉寡女之夜哭于房中瑟好之家,则谇矣。”【词语琴好】   汉语大词典:琴好

  • 十吏书函

    西汉人陈遵性情豪爽,容貌威武。他文辞丰赡,书法娴熟,给朋友写的信函,朋友都精心保存,并以此为荣耀。后来,王莽任命陈遵任河南太守。陈遵上任后写信答谢问候京城的各位朋友们。他倚靠在桌几旁,口授文辞,让善长

  • 不得其门而入

    不知门在哪儿,无法进去。 常用以比喻学习或工作找不到入门途径。语出《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花姑子》:“又虑女来不得其门而入,潜出斋庭,悉脱扃键。未几,女

  • 寿陵步

    同“寿陵失步”。唐刘禹锡《和武中丞秋日寄怀》:“空愧寿陵步,芳尘何处寻?”

  • 天禄永终

    禄:福。 天赐的福命永远终于其身。 意谓永保天禄而不失坠。语出《书.大禹谟》:“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孔安国传:“有位,天子位。可愿,谓道德之美。困穷,谓天民之无告者。言为天

  • 祖鞭

    同“祖生鞭”。唐吴融《登鹳雀楼》诗:“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词语祖鞭】   汉语大词典:祖鞭

  • 长安居大不易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知己》:“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诗歌谒顾况。况谑之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

  • 入境问禁

    进入别国的国境,须先了解那一国的法禁,以免触犯。《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竟:境,指国境。国:都城。偏正 禁,法令,禁律。进入别的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明当地的禁令,以免触

  • 磨盾鼻

    《北史.荀济传》:“济初与梁武帝布衣交,知梁武当王,然负气不服,谓人曰:‘会楯上磨墨作檄文。’”本谓行军作战时在盾上磨墨写檄文,后用为文思敏捷的典故。宋刘克庄《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磨盾

  • 一梦黄粱熟

    同“一觉黄粱熟”。宋张抡《醉落魄.咏秋十首》词之五:“百年一梦黄粱熟,人生要足何时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