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才高八斗

才高八斗

源见“八斗才”。形容富于文才。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 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主谓 形容才学很高。蔡敦祺《林则徐》上:“早闻罗兄盛赞元抚先生~,学富五车。”△褒义。多作恭维用语。→八斗之才 学富五车 真才实学 立地书橱 两脚书橱 ↔胸无点墨 不学无术目不识丁


解释才:才能。斗:古代的一种量器,十斗等于一石。形容特别富有文才。

出处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曾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儿子中最有文才的一位。在他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背诵大量的经典作品,其中包括《诗经》《论语》以及其他的辞赋散文,同时他自己也擅长写文章。曹操有一次看完他的文章后问他:“是你请人写的吗?”曹植跪着回答说:“自己说出的话就是议论文,下笔写出来就成为文章,只需当面试验一下即可,哪里需要请人代写呢?”当时曹操在河南邺城新修的铜雀台刚刚落成,就带着所有的儿子登台游玩,让他们各自写一篇文章。曹植拿过笔很快就写成了,读起来也不错,曹操觉得他很不简单。曹植的才能非常出众,以至于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谢灵运在自夸时还说:“假如天下的文才总量有一石的话,曹植一个人有八斗,我有一斗,天下其他人总共才有一斗。”

近义学富五车

反义才疏学浅

例句

在江南论文章,唐伯虎他才高八斗,论丹青,妙笔生花,真是不折不扣的才子。


【词语才高八斗】  成语:才高八斗汉语词典:才高八斗

猜你喜欢

  • 箕裘承绍

    同“箕引裘随”。明 杨柔胜《玉环记.童儿暗毒》:“愿爹爹百岁寿高,养童儿箕裘承绍。”

  • 夕惕若厉

    惕:小心谨慎。厉:危险。 到了夜晚,还是谨慎戒惧,如同遇到危险一样。 表示无时不处在警惕之中。语出《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汉.应劭《风俗通义.过誉》:“今(葛)兴官尊任重,经

  • 诸童待使君

    源见“竹马交迎”。称美地方良吏施行德政,广受欢迎。唐岑参《凤翔府行军送程使君赴成州》诗:“竹马诸童子,朝朝待使君。”

  • 呼天问

    同“呵壁问天”。康有为《秋登越王台》诗:“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 贫无置锥

    《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后以“贫无置锥”比喻赤贫。宋黄庭坚《赠陈师道》诗:“贫无置锥人所怜,穷到无锥不属天。”见“贫无立锥”。宋·黄庭坚《赠陈师道》诗:“~人所怜,穷到无锥不属

  • 园丝

    源见“茧大如瓮”。借指琴弦。宋乐雷发《壶中歌赠侯明父》诗:“壶中何所为,目送飞鸿挥园丝。”

  • 复壁赵岐藏

    同“复壁埋名”。清蒋士铨《粉蝶儿.题陈其年先生填词图》套曲:“想当初复壁赵岐藏,别舍积婴保,亡笔在书城笔陈,锦雉如皋。”

  • 仲舒帷

    源见“目不窥园”。指下帷苦读,学识广博。唐张说《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才雄子云笔,学广仲舒帷。”

  • 不厌糟糠

    不厌:吃不饱。厌:通“餍”,饱。糟:酒渣。糠:米皮。糟糠:酒糟、米糠等粗劣食物。此典指颜渊贫困,连酒糟、米糠等粗劣之食物都吃不饱。颜渊(前521年——前490年),名回,字子渊。春秋末鲁国(今山东西南

  • 周召分陕

    《公羊传.隐公五年》:“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召公奭与周公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