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扫门求见

扫门求见

指魏勃为齐相曹参舍人(侍从官)打扫门外卫生,才由舍人引荐他见到曹参。后以此典形容设法求谒权贵,希图任用。 当魏勃年青时,想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拿不出东西打通关系,便经常独自一人凌晨时分前去齐相舍人的大门外打扫卫生。这位舍人非常奇怪,以为是怪物,而在暗中窥察,抓到魏勃。魏勃说:“想见曹参丞相,没有门路,因此为您打扫大门外卫生,想以此得到求见之机会。”于是这位舍人便把魏勃引见给曹参,因此他也当了舍人。此典又作“空扫相门”、“扫丞相门”、“扫门”、“丞相扫门人”、“埽门士”、“扫门踪魏勃”、“长扫朱门”、“相门洒埽”、“耻为丞相扫”。

【出典】:

史记》卷52《齐悼惠王世家》2004页:“及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随刘邦起义,屡立战功,封平阳侯,任齐相九年,萧何死,曹参继任为汉丞相),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埽(通“扫”)齐相舍人(侍从官)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sì四,暗中窥察)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埽,欲以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

【例句】:

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唐·骆宾王《自叙状》:“然而进不能谈社稷之务,立事寰中;退不能扫丞相之门,买名天下。” 唐·刘长卿《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 唐·刘禹锡《酬淮南牛相公述旧》:“初见相如成赋日,寻为丞相扫门人。” 唐·杜牧《寄崔钧》:“自愧埽门士,谁为乞火人?” 唐·张祜《庚子岁寓游扬州》:“扫门踪魏勃,开阁伫孙弘。” 唐·李山甫《送职方王郎中》:“此生长扫朱门者,每向人间梦粉围。” 清·钱谦益《癸未四月吉水公诣阙》之三:“仕路揶揄诚有鬼,相门洒埽岂无人。” 清·黄景仁《上朱笥河先生》:“言公相士无成规,扫门求见君无迟。” 清·郁植《悲歌》之六:“有琴耻向贵主弹,有门耻为丞相扫。”


【典源】《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埽齐相舍人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埽,欲以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汉书·高五王传》亦载。

【今译】 汉代魏勃想求见齐相曹参,因家中贫穷无法进见,于是他常常大清早去曹参舍人 (侍从官) 的门外打扫。舍人感到奇怪,以为有什么怪物,就悄悄窥察,发现了魏勃。魏勃告诉他:“我想求见相君,便没有机缘,所以为您打扫门外,想请您引见。”于是舍人为他引荐,见到曹参,也被用为舍人。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设法求谒权贵,希图任用。

【典形】 长扫朱门、丞相扫门人、耻为丞相扫、空扫相门、埽门士、扫丞相门、扫门、扫门求见、扫门踪魏勃、相门洒埽、扫舍人门、笑魏勃、拥篲扫公门、无私断扫门。

【示例】

〔长扫朱门〕 唐·李山甫《送职方王郎中》:“此生长扫朱门者,每向人间梦粉闱。”

〔丞相扫门人〕 唐·刘禹锡《酬淮南牛相公述旧》:“初见相如成赋日,寻为丞相扫门人。”

〔耻为丞相扫〕 清·郁植《悲歌》之六:“有琴耻向贵主弹,有门耻为丞相扫。”

〔空扫相门〕 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埽门士〕 唐·杜牧《寄崔钧》:“自愧埽门士,谁为乞火人?”

〔扫丞相门〕 唐·骆宾王 《自叙状》:“然而进不能谈社稷之务,立事寰中; 退不能扫丞相之门,买名天下。”〔扫门〕 唐·刘长卿《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

〔扫门求见〕 清·黄景仁《上朱笥河先生》:“言公相士无成规,扫门求见君无迟。”

〔扫门踪魏勃〕 唐·张祜《庚子岁寓游扬州》:“扫门踪魏勃,开阁伫孙弘。”

〔相门洒埽〕 清·钱谦益《癸未四月吉水公诣阙》之三:“仕路揶揄诚有鬼,相门洒埽岂无人。”


猜你喜欢

  • 分竹

    同“分虎竹”。南朝 宋颜延之《家传铭》:“建节中平,分竹黄初。”唐无可《送李使君赴琼州兼五州招讨使》诗:“分竹雄兼使,南方到海行。”【词语分竹】   汉语大词典:分竹

  • 光表

    《书.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后以“光表”谓广及四面八方。南朝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祖武宗文之德,昭升严配;格天光表之功,弘启兴服。”【词语光表】   汉语大词典:光表

  • 人一己百

    意为别人用一分力,自己则用百倍的力,自强不落人后。古人谈到为学之道时说,如果别人性识聪敏,一学便知,自己应当比别人多花百倍的气力用功学习;别人学十遍能理解的,自己要学上千遍。果能如此,即使愚笨也能变得

  • 章台坠鞭

    唐白行简《李娃传》载:唐时荥阳公子在长安妓女所居的章台街 鸣珂里,看到姿容俊美的李娃,一见钟情,就停住车马,故意使马鞭坠地,等待随从拾取。后因以“章台坠鞭”为留连于一见钟情之女子的典故。宋晁补之《离亭

  • 教箫楼

    源见“乘鸾”。指传说中萧史教弄玉吹箫的秦楼。泛指公主居处。唐吴融《御沟十六韵》:“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

  • 陆抗尝药

    《晋书.羊祜传》:“祜与陆抗相对,使俞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枯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耽人者!’时谈以为华元、子反复见于今日。”晋朝羊祜为荆州大都

  • 相持鹬蚌

    源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相争不下,各不相让的双方。《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相持鹬蚌枉垂涎,落得渔人取便。”

  • 火焚玉石

    源见“玉石俱焚”。比喻兵火浩劫。清沈起凤《谐铎.恶钱》:“但杀人夺货,终至灭亡。一旦火焚玉石,卿将何以处我?”

  • 燕颔虎头

    源见“封侯万里”。能立功封侯者的相貌。《花月痕》四二回:“总兵燕颔虎头,后来功名鼎盛。”见“燕颔虬须”。《花月痕》42回:“总兵~,后来功名鼎盛,如何会死?”【典源】 《东观汉记·班超》:“(班)超行

  • 嵇康锻

    《晋书.嵇康传》载:嵇康,字叔夜,曾拜中散大夫。因对把持政权的司马氏集团不满,栖居山阳。“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好友吕安、向秀多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