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折五鹿角

折五鹿角

源见“五鹿角折”。形容人多才雄辩,所向无敌。清 黄师琼《题谢侍御军中学易图》诗:“折五鹿角敢言事,龙荒漠漠来从戎。”


【典源】《汉书·朱云传》:“是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 召入, 摄(zi) 登堂, 抗首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繇是为博士。”

【今译】 汉元帝时,少府五鹿充宗受到宠信,他精通梁丘氏的《易经》之说。宣帝当时就喜欢梁丘氏的《易》学,至元帝更是爱好,他想探讨各家《易》 说的异同,让五鹿充宗与各《易》家学派论辩。五鹿充宗既显贵又能言善辩,各家儒生莫能与之抗衡,都称病不敢来论战。有人推荐朱云,即召入,朱云撩衣登堂,昂首发问,声音洪亮。开始论辩后,连续驳倒五鹿充宗。儒生们为之传语:“五鹿犄角大又长,朱云把它折断了。”由此朱云当了博士。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辩论问难,使别人折服; 或形容人有辩才。

【典形】 五鹿何能酬、五鹿角、岳鹿折、折角、折群儒角、折五鹿、折五鹿角。

【示例】

〔五鹿何能酬〕 唐·卢照邻《咏史》之四:“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五鹿角〕 清·黄遵宪《感怀》:“戴凭席互争,五鹿角屡折。”

〔岳鹿折〕 清·张英《赠螺浮黄门》:“岳鹿折来真有胆,山龙补处自无痕。”

〔折角〕 清·黄景仁《送容甫归里》:“此日众中推折角,他年殿上待重茵。”

〔折群儒角〕 清·汤右曾《上玉峰徐公》:“六经屡折群儒角,九服齐扶大雅轮。”

〔折五鹿〕 清·王涛《赠唐魏公》:“雄辩惊四筵,高谈折五鹿。”

〔折五鹿角〕 清·黄师琼《题谢侍御军中学易图》:“折五鹿角敢言事,龙荒漠漠来从戎。”


猜你喜欢

  • 高士榻

    源见“陈蕃榻”。表示礼贤待宾。明徐渭《钮大夫园林》诗:“镇悬高士榻,能赋大夫家。”

  • 及锋而试

    《史记.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谓乘军中士气旺盛之时用之。后以“及锋而试”比喻趁人有为之时加以任用。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七:“今之论人才者多称及

  • 百废俱举

    同“百废俱兴”。《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了翁(魏了翁)乃葺其城楼橹雉堞,增置器械,教习牌手,申严军律……居数月,百废俱举。”《解放日报》1942.12.23:“‘百废俱举’的平均主义思想,以

  • 四翁

    同“商山四皓”。唐司空图《漫书》诗之五:“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词语四翁】   汉语大词典:四翁

  • 石季伦

    源见“石崇斗奢”。喻指富豪。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他为你,生小绿珠花月身,寻一个金谷绮罗里石季伦。”【词语石季伦】   汉语大词典:石季伦

  • 掷果车

    源见“潘安貌”。借指载坐着美男子的车。明陈所闻《金落索.代王皖城答》曲:“三生信有缘,千里能相见。掷果车来,瞥眼教人羡。”明王思任《赠歌史吴德甫题曰声色意态》诗之二:“牡丹翠紫亦堪夸,游戏场中掷果车。

  • 沉灶产蛙

    《国语.晋语九》:“(赵襄子)乃走晋阳,晋师围而灌之,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沉灶产蛙”以喻洪水。沉灶,洪水淹没了锅灶,老百姓只得悬釜做饭。春秋时,晋智伯水攻赵襄子,城中人家久浸水中,至灶中产蛙。晋.

  • 冰散瓦解

    参见:瓦解冰泮见“瓦解冰泮”。《三国志·魏书·傅嘏传注》:“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虏必~。”【词语冰散瓦解】  成语:冰散瓦解汉语大词典:冰散瓦解

  • 章甫西东

    《礼记.儒行》:“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章甫,殷商时的一种帽子。孔子戴章甫冠,又自称东西南北之人,故称“章甫西东”。后用以比喻儒生奔波于路。唐.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

  • 见在佛

    见:同“现”。僧侣尊称当代帝王之语。宋代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赞宁者颇知书,有口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