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

原指小的疏忽会酿成大祸,今喻新生的力量开始时固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宏伟前途。商朝盘庚在位期间,迁都于殷。针对臣民不安新居的心情,作《盘庚》对他们进行规戒、开导。其中对于贵族、官吏用词更为尖锐和严厉。他说,你们有话为什么事先不告诉我,而却用浮言去蛊惑百性?人心是容易蛊感的,就好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烧,连接近都无法接近,还能够扑灭吗?

【出典】:

尚书·盘庚》上:“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例句】:

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经一章》:“如击石之火,只是些子,才引着,便可以燎原。” 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煽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清·张云璈《杀贼篇》:“后来官畏贼,贼来官退贼愈逼。星星之火能燎原,涓涓之滴成巨渊。本期扑灭在旦夕,岂料毒流经岁年。” 《毛泽东选集》第1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


主谓 燎,烧;原,原野。细小的火星可以烧遍原野。比喻新生事物,初时弱小,但有旺盛生命力,有伟大广阔的发展前途。语本《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彦火《青春的邮人》:“一片红艳艳的杜鹃花可使山谷映照得红光焕发,就是一小簇一小丛的杜鹃花,也会如黑夜的火光,使人想到~。”也比喻小事可发展成大事,小乱可酿成大祸。明·贺逢圣《致族人书》:“天下事皆起于微,成于慎,微之不慎,~,蚁穴溃堤。吾畏其卒,故饰其始也。”△多用于事物由弱小到壮大,或由小事变为大事。→燎原之火 蚁穴溃堤 土壤细流 ↔曲突徙薪。也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词语星火燎原】  成语:星火燎原汉语词典:星火燎原

猜你喜欢

  • 贵人多忘事

    地位高贵的人大都容易忘事。 形容显贵者待人倨傲,不念友情。常用以讥讽人健忘。语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恚恨》载王冷然《与御史高昌宇书》:“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后多引作〔贵人多忘事。〕元.无名氏

  • 鼷腹鹪枝

    源见“偃鼠饮河”、“鹪鹩一枝”。比喻欲望有限。明袁宏道《善哉行》:“读书不成,学仙寡效。鼷腹鹪枝,从吾所好。”并列 比喻欲望非常有限。语本《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门难为言

    看过海洋的人,别的水就看不上眼了;曾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别的议论也就难于吸引他了。 比喻见多识广,眼界自高。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小,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

  • 偷香

    源见“贾女香”。谓女子爱悦男子,或谓与女子私通。唐李端《妾薄命》诗:“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鲁迅《集外集拾遗.辩“文人无行”》:“轻薄、浮躁、酗酒、嫖妓而至于闹事,偷香而至于害人,这是古来之所谓‘

  • 弃笔从戎

    同“投笔从戎”。唐张鷟《游仙窟》:“蜀生狡猾,屡侵边境,兄及夫君,弃笔从戎。”【词语弃笔从戎】  成语:弃笔从戎汉语大词典:弃笔从戎

  • 次公

    源见“次公狂”。又《汉书.黄霸传》载:“汉黄霸,亦字次公,少学律令,为人明察内敏,得吏民心,所至有政绩。借指刚直廉明之士。宋林逋《寄上金陵马右丞》诗:“尽道次公当入相,江湖那肯久迟徊。”【词语次公】 

  • 哀鸿

    《诗经.小雅.鸿雁》第三章:“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哲人,智者,通达事理的明白人),谓我劬劳(劳苦)。维彼愚人(糊涂人),谓我宣骄。”诗中以哀鸿为比兴,表现被奴役人民的痛苦生活。后常以“哀鸿”

  • 双龙

    源见“丰城剑气”。指宝剑,亦喻良才。唐杜牧《怀钟陵旧游》诗之二:“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梁启超《侠情记传奇.纬忧》:“昨夜双龙匣剑鸣,负汝汝难忍。”【词语双龙】   汉语大词典:双龙

  • 撤我虎皮

    宋朱熹编《二程语录》卷十七:“横渠(张载)昔在京师,坐虎皮说《周易》,听从甚众。一夕二程先生(指程颐、程颢)至,论《易》。次日,横渠撤去虎皮,曰:‘吾平日为诸公说者皆乱道。有二程近到,深明《易》道,吾

  • 迷而知反

    亦作迷途知反。迷:迷路;反:同返,返回。迷失道路后知道返回。比喻犯了错误知道改正。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专权时,占据南阳,后遭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