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枣瓜

枣瓜

同“枣大如瓜”。宋苏轼《赠蒲涧信长老》诗:“已从子美得桃竹,不向安期觅枣瓜。”宋辛弃疾《临江仙.和信守王道夫韵谢其为寿》词:“枣瓜如可啖,直欲觅安期。”


【词语枣瓜】   汉语词典:枣瓜

猜你喜欢

  • 共尽兮何言

    共尽:谓人生同归于尽。 表示有生必有死,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语出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宋.徐铉《唐故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江君墓志铭》:“高才兮直道,共尽兮何言?”

  • 致身

    《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谓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七:“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词语致身】   汉语大词典:致身

  • 有待江山

    唐.杜甫《后游》:“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诗句用拟人手法,仿佛山水花柳也有性灵,对人脉脉含情。后常以此语咏风光美好。元.任昱〔双调.沈醉东风〕《信笔》:“有待江山信美,无情

  • 鸿渐于磐

    鸿:大雁。渐:渐进的意思。磐:大石。比喻安稳之所。 大雁渐进而栖于磐石之上。 表示地位稳固。语出《易.渐》:“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唐.苏頲《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义神道碑》:“鲤趋成训,敦诗阅史;

  • 馀粮栖亩

    《初学记》卷九引《子思子》:“东户 季子(传说中的上古君主)之世,道上雁行而不拾遗,耕耨馀粮宿诸亩首。”谓将馀粮存积田亩之中。称颂丰年盛世。晋左思《魏都赋》:“馀粮栖亩而弗收,颂声载路而洋溢。”《明史

  • 三真六草

    泛指各种书体。真:真书,即正楷。草:草书。南朝梁王彬与王志善于书法,受到时人的称誉。《南史.王彬传》:“彬字思文,好文章,习篆隶,与志齐名,时人为之语曰:‘三真六草,为天下宝。’”并列 真,真书,正楷

  • 巫山云雨

    战国 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

  • 牛折齿

    源见“孺子牛”。喻过分溺爱子女。清黄遵宪《长子履端生》诗:“刚是花生日,春风蔼一庐。爱防牛折齿,惭咏《凤将雏》。”【词语牛折齿】   汉语大词典:牛折齿

  • 士元骥足

    《三国志.庞统传》:“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后遂以“士元骥足”喻有待施展的卓越才能。宋辛弃疾《声

  • 鵩舍

    源见“贾生赋鵩”。指谪居之所。宋徐铉《和张先辈见寄》之二:“野日苍茫悲鵩舍,水风阴湿弊貂裘。”【词语鵩舍】   汉语大词典:鵩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