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枭首

枭首

枭(xiāo消)首:古代酷刑之一,砍下人头悬挂在高杆上示众。此典指秦始皇的母亲——皇太后,宠幸假宦官嫪毐(lào ǎi涝矮),嫪毐叛乱,被秦始皇发令捕捉,砍头悬挂示众。后以此典比喻极刑处死。嫪毐(?——前238年),战国末年由吕不韦献给皇太后的假宦官,因得皇太后宠信,权势很大,门下有食客千人,家僮数千人。秦王政(即秦始皇)八年(前239年),封为长信侯,以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和河西、太原两郡为封地。次年,秦王政举行冠礼,准备亲政,嫪毐起兵叛乱,秦王政当即通令全国:有活捉嫪毐的,赏钱百万;杀死他的,赏钱五十万。嫪毐等人全部捉到。卫尉(官廷卫队长官)竭、内史(管京城政事的长官)肆、佐弋(yì一,管皇帝射猎的副长官)竭、中大夫令(中大夫的主管官)齐等二十人都被砍头,车裂肢解示众,灭了他们的家族。此典又简作“枭”。

【出典】: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27页:“即令国中:有生得(活捉)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毐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车裂(酷刑,人肢体分绑在几辆车上,撕裂而死)以徇(xùn殉,示众),灭其宗。”

【例句】:

汉·崔寔《政论》:“昔高祖令萧何作九章之律,有夷三族之令。黥、劓、斩趾、断舌、枭首,故谓之具五刑。” 汉·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幸而破绍,枭其二子。” 宋·高承《事物纪原·律令刑罚部·枭首》:“昔黄帝斩蚩尤悬首军门,此枭首之起也。”


悬首于木谓之 “枭 ( xiāo) 首”。

“首”谓 “首级”( 头) 。 “枭”为何义呢? 为什么说是 “枭首”呢?

“枭”,传说是一种食母的恶鸟,忘恩负义之辈,故 “枭雄”即指强悍、凶残之人。《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十人皆枭首。”裴骃集解: “县 ( 悬) 首于木上曰枭。”杀了坏人以后,将其头挂在木上示众,这就叫做 “枭首”。

“枭”为古代极刑之一。汉高祖刘邦曾命丞相萧何制定了 “九章之律”,有灭三族的刑罚。其中有这样五刑: 脸上刺字,削掉鼻子,砍断脚筋,割断舌头,悬首于木。最后一刑便是 “枭首”。

枭,《说文·木部》: “不孝鸟也。故日至捕枭磔 ( zhé) 之。”段注: “《五经文字》曰: ‘从鸟,在木上。’隶省作枭。然则 《说文》本作枭甚明。今各本云: ‘从鸟,头在木上。’而改篆作枭,非也。此篆不入鸟部,而入木部者,重磔之于木也。”

“磔”,分尸之刑。

依此说,“枭”原本作 “”,因篆字变为隶书而作 “枭”,所以在此情况之后, “各本”字书皆认为此字形义为 “鸟头在木上”,《说文》也就将此字收入木部而不入鸟部 ( 重磔于木) 。

这就很清楚地说明了 “悬首于木”为什么叫做 “枭首”了。人首悬于木犹枭之首 “在木上”一样。这里有个心理暗示是: 罪犯如枭一般可恨、可恶,应去其首并悬挂于木示众。

同字段玉裁注: “如淳曰: 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以其恶鸟,故食之也。”

传说还有一种食父的恶兽叫 “破镜”,故有 “枭破镜”一语以喻忘恩负义。黄帝曾 “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将他们作为祭祀品而灭绝其类 ( 说详 《汉书·郊祀志》注引孟康说) 。


【词语枭首】   汉语词典:枭首

猜你喜欢

  • 鹄已去

    《史记.滑稽列传》褚少林补:“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词,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

  • 边幅不修

    见“不修边幅”。

  • 沙丘牡黄

    同“沙丘之马”。宋惠洪《神驹行》:“沙丘牡黄马已死,俗马千年不能嗣。”

  • 板荡

    《诗经.大雅.板.序》:“《板》,凡伯刺厉王也。”又《大雅.荡.序》:“《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纪纲文章,故作诗也。“《文选》卷三十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王

  • 一木撑天

    唐缺名《十二真君传.许真君》:“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真君弱冠,师大洞君吴猛,传三清法要。乡举孝廉,拜蜀旌阳令,寻以晋室棼乱,弃官东归,因与吴君同游江左。会王敦作乱,二君乃假为符竹,求

  • 日出处天子,日没处天子

    《隋书.倭国传》:“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倭国即日本。隋唐时日本国君主自称“日出处天子”,而称中国皇帝为“日没处天子”。

  • 空谷驹

    同“空谷白驹”。元 牟?《和赵子俊秋日闲居》诗之一:“若或絷维之,愧彼空谷驹。”

  • 台上麋游

    源见“鹿走姑苏台”。表示国家败亡,宫殿荒废。元张翥《忆姑苏》诗:“台上麋游香径冷,陵头虎去剑池荒。”

  • 松公

    源见“丁松入梦”。指松树。唐杜牧《朱坡》诗:“偃蹇松公老,森严竹阵齐。”【词语松公】   汉语大词典:松公

  • 启山公事

    源见“山公启事”。指向朝廷启奏甄拔人才之事。清宋琬《晨星叹》诗:“岳侯早启山公事,臣心一片寒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