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残膏剩馥

残膏剩馥

膏,油脂。馥(fù副),香气。指得到前人留下的余泽。亦作“余膏剩馥”、“剩馥残膏”。为《新唐书》称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话。杜甫(712-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青年时代曾长期旅居吴、越、齐、赵等地。天宝十三载(754年),因向唐玄宗献赋受到赞赏,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安史之乱”爆发后,只身奔灵武谒见肃宗,任右拾遗,后因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出走,流落成都。经西川节度使严武推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又携家东下,辗转流离于两湖地区。终因贫病交迫,死于耒阳湘江舟中。他的诗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残暴,反映了人民所受的各种苦难,表达了忧国忧民的炽热感情。在创作艺术上,则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历史气息,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故《新唐书》的作者说,唐诗发展到杜甫时,已是气势磅礴,千姿百态,包容了古今诗文的长处。他人或许达不到这种境界,而杜甫则犹有余力。他的“残膏剩馥”,也使后人受惠无穷。

【出典】:

新唐书》卷201《文艺上·杜甫传·赞》5738页:“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俭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例句】:

佚名《宣和画谱·人物三·景道》:“景道喜丹青,而无贵公子气,盖亦余膏剩馥所沾丐而然。”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49回:“铜琵铁板声声恨,剩馥残膏字字哀。”


并列 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剩余的精华。多就前人著述对他人的创作以及后代文学艺术能起培育、滋养作用而言。清·吴伟业《画中九友歌》:“至尊含笑黄金投,~鸡林求。”△褒义。多用于表示文化永传方面。


【词语残膏剩馥】  成语:残膏剩馥汉语词典:残膏剩馥

猜你喜欢

  • 肱被

    同“姜肱被”。清陈维崧《齐天乐.题松萱图为姜西溟母夫人寿》词:“肱被轻分,江鱼远致,长祝岁寒相保。”【词语肱被】   汉语大词典:肱被

  • 周兄无慧

    《晋书.列女传.周?母李氏传》:“周?母李氏,字络秀,汝南人也。……生?及嵩、谟。……中兴时,?等并列显位。尝冬至备酒,络秀举觞赐三子曰:‘吾本渡江,托足无所,不谓尔等并贵,列吾目前,吾复何忧!’嵩起

  • 尺书烹鲤

    源见“鱼传尺素”。指展读书信。清刘嗣绾《八声甘州.题姜松泉春水图》词:“是红泥亭下,尺书烹鲤,斗酒听莺。”

  • 楚玉

    源见“和氏之璧”。指楚国宝玉和氏璧。亦用以比喻才能、才华。明叶宪祖《鸾鎞记.摧落》:“姓字难教题甲榜,声名甚日满皇都?空怀楚玉,浪泣鲛珠。”【词语楚玉】   汉语大词典:楚玉

  • 悲和泣

    同“悲玉璞”。元马臻《述怀五十韵》:“献璞悲和泣,辞金忆震贤。”

  • 舜南风

    同“南风”。宋黄庭坚《放言》诗之九:“想知舜《南风》,正尔可人情。”

  • 移情

    变易人的情志。旧题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水仙操》:“伯牙学鼓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于精神寂寞,情志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宿伯牙曰:

  • 狗监荐相如

    同“狗监揄扬”。清张问陶《散帙得彭田桥旧札作诗感怀》:“每怀狗监荐相如,久拟士为知者用。”【典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 鲲凤

    战国 楚宋玉《对楚王问》:“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后因以“鲲凤”喻超越世俗的卓然之士。唐黄滔《祭崔补阙》:“呜呼!闽中二月,烟光秀绝

  • 梦刀头

    源见“大刀头”。指渴望归还。宋黄庭坚《次韵马荆州》:“六年绝域梦刀头,判得南还万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