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桑间濮上”。指桑间之咏。泛指淫靡之音。秦李斯《谏逐客书》:“郑 卫 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亦指男女幽会之地。明 徐元《八义记.阴陵相会》:“那日桑间相会,谁知此地重逢。
《汉书.枚乘传》:“夫举吴兵以訾於汉,譬犹蝇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齿利剑,锋接必无事矣。”汉枚乘为吴王濞郎中,吴王与六国谋反,举兵,以诛(晁)错为名。汉闻之,斩错以谢诸侯。枚乘又劝说吴王,如果要起兵反汉,
同“狐埋狐搰”。梁启超《复古思潮平议》:“而狐埋狐扬,天下其谓政府何?”见“狐埋狐搰”。梁启超《复古思潮弹议》:“而~,天下其谓政府何?”【词语狐埋狐扬】 成语:狐埋狐扬汉语大词典:狐埋狐扬
同“曙后星孤”。《儿女英雄传》三九回:“十三妹者,盖曙后孤星,昔为吾师故孝廉子何子明若先生女孙。”见“曙后星孤”。《儿女英雄传》39回:“十三妹者,盖~。”【词语曙后孤星】 成语:曙后孤星汉语大词典
源见“及瓜而代”。指任职期满。唐骆宾王《晚度天山有怀京邑》诗:“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词语及瓜】 汉语大词典:及瓜
源见“桃花源”。借指遁居世外的隐士。唐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诗:“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词语桃源人】 汉语大词典:桃源人
源见“刍狗”。谓后来将有祸患。唐王绩《答刺史杜之松书》:“亦将恐刍狗贻梦,栎社见嘲。去矣君侯!无落吾事。”
福建崇安县南武夷山中的九曲溪,即升真洞,玉女峰,仙机岩,金鸡岩,铁笛亭,仙掌峰,石唐寺,曲鼓楼岩,新村市,都是武夷名胜。《宋史.辛弃疾传》:“弃疾常同朱熹游武夷九曲山,赋《武夷九曲掉歌》。”
源见“羊枣昌歜”。用菖蒲根切成小段腌制的咸菜,有人嗜食之。借指人所偏爱之物。清周亮工《追报亡友黄汉臣书》:“若谬许声气,于亮有菖歜之嗜者,启予荒芜。”【词语菖歜】 汉语大词典:菖歜
开宗:阐明宗旨。明义:说明义理。 原是《孝经》第一章篇名。 后指作文或讲话首先说明主旨。语出《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邢昺疏:“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