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指有才德之士。《镜花缘》第五回: “盖圣上既奉天承了大统,天下闺中,自应广育英才,以为辅弼,亦如古之八元、八恺,风云际会。” 参见:○元恺
晋陶潜《责子》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通子,陶潜小儿名。后因以“通子”为咏子之典。唐韩翃《寄赠虢州张参军》诗:“好栗分通子,名香赠莫愁。”【词语通子】 汉语大词典:通子
源见“抚琴”。指悼念亡友。唐陈子昂《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诗:“援琴一流涕,旧馆几沾巾。”
唐代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有个叫淳于棼的人,一天醉卧槐树下,梦入大槐安国,娶公主,出任南柯太守,荣贵无比。后来公主死,他被遣归,梦醒后才知,所游其实是大槐树下的蚁穴。后代用来比喻富贵权势变幻无常
晋 郭颁《魏晋世语》:“司马景王命中书郎虞松作表,再呈不可,意令松更动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会(钟会)取草视,为定五字。松悦服,以呈景王。景王曰:‘不当尔耶?’松曰:‘钟会也。’王曰:‘如此
同“请缨”。清徐旭旦《六犯清音.祝词》曲:“琴调司马偏多怨,缨请终军正妙年。”
《三国志.王粲传》附《陈琳》:“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太祖并以琳、瑀为司空军
源见“孝先便腹”。装五经的竹箱。称精通经学的人。唐 刘?《隋唐嘉话》卷上:“虞秘书世南曰:‘昔任彦昇善谈经籍,时称为五经笥。’”亦喻指饱学之腹。唐李颀《春送从叔游襄阳》诗:“向用五经笥,今为千里行。”
同“章台路”。唐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之一:“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汉书.扬雄传上》:“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诏雄待诏承明之庭。”子云,是汉代辞赋家、经学大师、古文字学家扬雄的字。后因用为咏文士之典。因其命运不济,不得迁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