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沉衣中流

沉衣中流

魏仁浦河中沉衣立誓发达事。魏仁浦(911-969年)字道济,卫州汲县(今河南省北部)人。幼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13岁时,母亲借来黄色细绢为他缝制了一件夏衣。他非常感慨,说:“我做儿子的不能供养老人,反让母亲为我借绢制衣,怎能让我心安呢?”说话间慨然泪下。从此便告别母亲前往洛阳,过黄河时,他把这件衣服沉入河中,并发誓:“将来如不显贵发达,誓不再渡此河!”后晋末,为隶枢密院小史。他恪于职守,办事谨慎。后周太祖郭威即位后,授为枢密副承旨,不久迁为右羽林将军,充承旨。周世宗柴荣即位,升为右监门卫大将军、枢密副使。随周世宗征战高平。胜利还师后,拜为检校太保,枢密使。后迁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当周世宗要任魏仁浦为宰相时,有人议论说他不是科第出身,不宜拜相。周世宗说:“古人当宰相的那能都是科第出身?”遂决意任魏仁浦为相。魏仁浦沉衣中流时的誓言完全实现了。后常以此典鼓励人立志发奋。

【出典】:

宋史》卷249《魏仁浦传》8802页:“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人。幼孤贫,母为假(借)黄缣(jiān兼,细绢)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因慷慨泣下。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晋末,隶枢密院为小史,任职端谨,侪(chái柴,同辈)辈不能及。”


猜你喜欢

  • 金针暗度

    源见“金针”。喻将某种诀窍暗传别人。宋赵以夫《永遇乐.七夕和刘随如》词:“金针暗度,珠丝密结,便有系人心处。”【词语金针暗度】  成语:金针暗度汉语大词典:金针暗度

  • 换却毛发

    汉王充《论衡.书虚》:“传书或言颜渊与孔子俱上鲁 太山,孔子东南望吴 阊门外有系白马,引颜渊指以示之,曰:‘若见阊门乎?’颜曰:‘见之。’孔子曰:‘门外何有?’曰:‘有如系练之状。’孔子抚其目而正之。

  • 祛尘风

    传说中能去衣垢的神奇的风:晋代王嘉《拾遗记》:“(昆仑山)有祛尘之风,若衣服尘污者,风至吹之,衣则净如浣濯。”

  • 求志达道

    《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后以“求志达道”指儒家穷藏达济,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明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后论》:“自儒者出,而求志达道之学兴矣。”【词语求志达道】

  • 呈身御史

    《旧唐书.韦澳传》:“(澳登第后十年不仕。)伯兄温,与御史中丞高元裕友善。温请用澳为御史,谓澳曰:‘高二十九(即高元裕,唐时多以行第称人)持宪纲(掌大权),欲与汝相面(相见),汝必得御史。’……澳曰:

  • 羿氏舛射

    《太平御览》八二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羿有穷氏从吴贺北游。贺使羿射雀左目,误中右目。羿俯首而愧,终身不忘。”后因以“羿氏舛射”为比喻高才亦有失误之时的典故。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羿氏

  • 荆宝

    同“荆山玉”。晋潘岳《杨仲武诔》:“春兰擢茎,方茂其华;荆宝挺璞,将剖于和。”唐钱起《送安都秀才北还》诗:“不嗟荆宝退,能喜彩衣还。”【词语荆宝】   汉语大词典:荆宝

  • 东海桑田

    同“沧海桑田”。唐韩偓《感事三十四韵》:“中原成劫火,东海遂桑田。”

  • 马迁树立轻

    《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报任安书》:“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司马迁曾感慨

  • 强弩之末

    弩(nǔ努):利用机械力量射箭之弓弩。此典指强劲弓弩射出之箭,飞行到最后就没有力量了。后以此典比喻本来很强大的力量,到最后衰微,起不了作用。汉武帝时,北方匈奴(游牧民族)派人来汉请求和亲(少数民族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