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下新亭
源见“新亭对泣”。表示忧国忧时。筱波山人《爱国魂》一出:“咳!教这举世顽聋谁猛省?泣下新亭,遍泣新亭,则索砥柱狂澜,力挽天心。”
源见“新亭对泣”。表示忧国忧时。筱波山人《爱国魂》一出:“咳!教这举世顽聋谁猛省?泣下新亭,遍泣新亭,则索砥柱狂澜,力挽天心。”
见“文房四宝”。【词语文房四物】 成语:文房四物汉语大词典:文房四物
同“覆水难收”。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已装不卸,泼水难收怎奈何?”《西游记》五一回:“小神只会放水,却不会收水。常言道:‘泼水难收。’”见“覆水难收”。《西游记》51回:“小神只会放水,却不
源见“楚弓楚得”。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出于人。清钱谦益《新安汪氏收藏目录歌》:“雷剑一往谁取去,楚弓人得知何方?”
爆竹:古时用火烧竹,毕剥发声,以为能驱除鬼魅,世称“爆竹”。宋代开始以卷纸裹火药燃爆发声,亦称“爆竹。”多于节日或喜庆日燃放。民间旧俗,在农历除夕,家家尤喜燃放鞭炮。 在爆竹声中辞去了旧岁。语出宋.
祥:福。殃:祸。 作善事的,就赐给他百福;作不善的,就赐给他百殃。语出《书.伊训》:“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子产:名公孙侨。春秋时郑国政治家。有辞:有口才,会说话的意思。 春秋时,郑国夹在晋、楚两大国之间,处境艰难。由于子产能言善辩,利用外交手段应付大国,因而郑国赖以保全。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叔
《史记.商君列传》:“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此五羖(gǔ黑色公羊)大夫之德也。”五羖大夫是楚人百里奚,由于他在秦国执政时,大得民心,故他死之后,秦人痛哭,儿童不唱歌,舂谷时
《左传.襄公十四年》:“卫君必入,夫二子者,或挽之,或推之。”推:自后送之。挽:自前引之。后因称引进为“推挽”。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词语推挽】 汉
《诗.大雅.既醉》:“其仆维何,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后因以“女士”为对女子的敬称。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与诸女士茶话良久,知是大家闺秀。”【词语女士】 汉语大词
源见“中原逐鹿”。喻争夺天下。宋 吕定《戏马台》诗:“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