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赴召玉楼”。清毛奇龄《仲秋既望得萧行人嗣奇讣》诗:“太君先赴白玉楼,痛杀王戎死亲孝。”
源见“丁固梦松”。指将登三公高位的预兆。明何景明《送甥朝良读书黄梅山下》诗:“但知高凤曾飘麦,不论丁生解梦松。”【词语梦松】 汉语大词典:梦松
源见“风送滕王阁”。喻时至运来。明瞿式耜《再次方密之见投原韵》:“一壑几时容稳卧,滕王风便或非辽。”
《世说新语.企羡》:“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晋朝孟昶未发迹时,在京口有一次见到大官僚王恭。当时,天下着小雪,孟昶隔着篱笆看到
疏傅:西汉宣帝的太子太傅疏广。疏广功成身退,辞官归隐,皇帝赐黄金20斤,太子赠黄金50斤。疏广返回故乡后,不惜钱财,每天宴请亲朋故旧。疏广还催促家人变卖家产来摆设酒宴。过了一年,疏广的子孙对一位长辈说
比喻读书很多,但不会使用的人。陆公,即陆澄(425-494年),字彦渊,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小时非常好学,博览群书,知之甚多,走路、吃饭、睡觉都手不释卷。始为宋太学博士,宋亡,累任齐给事中,尚书等
典出北朝无名氏《木兰诗》。诗中开始写木兰代父从军的决心:“昨夜见君贴,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中间写代父从军凯旋受赏的经过。最后写回到家乡
同“心手相应”。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子瞻机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相忘,独立千载。”主谓 形容运用自如。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子瞻机神敏妙,比及暮年,~,独立千载。”△指做事得心应手。→
比喻暂时委曲,求得将来伸展其志。《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得以存身也。”尺蠖:一种昆虫,爬行时屈伸其身体,状如尺的量物。信通“伸”。偏正 尺蠖,蛾的幼虫,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
同“三冬足文史”。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被玉轴之文章,三冬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