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侯宁有种

王侯宁有种

指陈胜用“王侯将相哪有天生的种?”以鼓励众人起义反秦。比喻人应有雄心抱负,成就大业。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秦统治者征调聚居里巷左侧的穷人戍边去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有九百人在途中驻扎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陈胜、吴广都编入到这一行列中,当了屯长。这时遇到天下大雨,道路泥泞不通,估计已误了报到期限,误了期限,根据秦法都要杀头。于是陈胜、吴广就谋划,等待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激怒将尉,让他当众侮辱自己,借以激怒众人。将尉果然鞭打吴广,当将尉正要拔剑时,吴广奋起,夺剑杀死将尉。陈胜也前来协助,合力杀死两个将尉,召集并号召众人说:“……壮士不死则已,要死就要举世留下大名声,王侯将相哪有天生的种啊!”众人都说:“恭敬地接受命令。”此典又作“富贵应须种”、“无种取侯王”。

【出典】:

史记》卷48《陈涉世家》1950、1951、1952页:“二世元年七月,发闾(lú驴,里巷的门)左(古时,贫民住闾左,富人居闾右)適戍(zhé shù哲述,贬罚守边)渔阳,九百人屯(tún囤,驻扎)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编次)当行(háng航,行列),为屯长(秦代戍边队伍进行途中所置领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duó夺,推测)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将尉(秦时大县有二县尉,带领戍卒之县尉称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huì惠,愤怒)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chī痴,用竹枝、竹板或荆条抽打)广。尉剑挺(拔剑出鞘),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假使)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难道)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例句】:

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莫言贫贱无人重,莫言富贵应须种。” 唐·刘禹锡《武夫词》:“犹思风尘起,无种取侯王。” 清·顾炎武《夏日》:“鸣弓宿鸟惊,跃马浮埃动。顾谓同行人,王侯宁有种!” 清·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王侯将相,岂有种乎?”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测字》:“吾观王气在辽左,又观人家葬地,三十年后,皆当大富贵。闾巷儿童走卒,往往多王侯将相,天下其多事乎?”


【典源】《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今译】 秦二世元年七月,征发住村里之左的穷人去驻守渔阳,九百人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 (字涉)、吴广都轮到该去,并当了屯长。时逢天连下大雨,道路泥泞不通,误了期限。陈胜、吴广两人即暗中计议起义,一天,趁带兵的将尉喝醉时,吴广故意几次说要逃走,来激怒将尉,让他来责辱自己,以此激怒众士卒。将尉果然鞭打吴广。当将尉拔剑时,吴广扑上去夺过剑杀死了将尉。然后二人召集士卒说:“现在我们大家遇雨,误了期,法当斩首。即使不被斩首,驻守在那也会有十之六七死去。壮士不死则已,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士卒们齐声响应。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人有雄心有抱负,能做出一番事业。

【典形】 富贵应须种、王侯宁有种、无种取侯王。

【示例】

〔富贵应须种〕 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莫言贫贱无人重,莫言富贵应须种。”

〔王侯宁有种〕 清·顾炎武《夏日》:“鸣弓宿鸟惊,跃马浮埃动。顾谓同行人,王侯宁有种!”

〔无种取侯王〕 唐·刘禹锡《武夫词》:“犹思风尘起,无种取侯王。”


猜你喜欢

  • 咏絮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后以“咏

  • 击楫誓

    源见“中流击楫”。指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誓言。宋范成大《满江红》词:“击楫誓,空惊俗,休拊髀,都生肉。”【词语击楫誓】   汉语大词典:击楫誓

  • 帷毂

    《后汉书.舆服志上》:“近小使车,兰舆赤毂,白盖赤帷,从驺骑四十人。此谓追捕考案,有所敕取者之所乘也。”后以“帷毂”为受命为方镇之典。明李日华《西厢记.白马起兵》:“帷毂登坛,权旌驻节。”【词语帷毂】

  • 和丸教子

    参见:丸熊

  • 管仲与鲍叔

    源见“管鲍交”。借指彼此知心、友谊深厚的朋友。唐高適《赠任华》诗:“君不见管仲与鲍叔,至今留名名不移。”

  • 汉阴机

    源见“抱瓮灌园”。指汉阴丈人所斥笑的机巧之心。唐陈子昂《题田洗马游岩桔槔》诗:“谁怜北陵客,未息汉阴机。”唐杜甫《登舟将适汉阳》诗:“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词语汉阴机】   汉语大词典:汉阴机

  • 忘情鱼鸟

    同“忘机鸥鹭”。清顾炎武《摄山》诗:“忘情鱼鸟天机合,适意山岩物象同。”

  • 斋运百甓

    同“陶侃运甓”。清 翁诰《题金亦陶运甓图》诗:“长沙励志向中原,朝暮州斋运百甓。”

  • 天吴移水

    《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传说中天吴是海神,能移水。后遂用为詠河川江湖变迁之典。宋.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 则哲

    《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后以“则哲”谓知人。《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朕无则哲之明,致简统失序,罔以尉承大姬,增怀永叹。”【词语则哲】   汉语大词典:则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