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矛头淅米

矛头淅米

同“矛炊剑淅”。宋陆游《秋来瘦甚而益健戏作》诗:“矛头淅米谁能食,甑里生尘却自奇。”


【典源】《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玄) 与殷荆州 (仲堪) 语次,因共作了语。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旐(liuzhao)。’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 (恺之) 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晋书·顾恺之传》亦载。

【今译】 晋代桓玄、殷仲堪等人在一起戏言,先说事到尽头之语,接着又说危险至极之语。桓玄说:“在矛头淘米在剑头做饭。”殷仲堪说:“百岁老翁攀着枯枝。”顾恺之说:“水井辘轳上躺一婴儿。”当时殷仲堪的一位参军也在座,说:“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处境极端危险。

【典形】 参军谈瞎马、道险卧樚栌、剑米危饮、剑头饮、矛头淅米、淅米向矛头、险句矛头、夜半深池、矛头岂容淅。

【示例】

〔参军谈瞎马〕 宋·陈与义 《目疾》:“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

〔道险卧樚栌〕 北周·庾信《和张侍中述怀》:“道险卧樚栌,身危累素壳。”

〔剑米危炊〕 宋·苏轼《迁居临皋亭》:“剑米有危炊,针毡无稳坐。”

〔剑头炊〕 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脱身天禄阁,危于剑头炊。”

〔矛头淅米〕 宋·陆游《秋来瘦甚而益健戏作》:“矛头淅米谁能食,甑里生尘却自奇。”

〔淅米向矛头〕 金·元好问《感事》:“富贵何曾润髑髅,直须淅米向矛头。”

〔险句矛头〕 清·王夫之《广遣兴》之三十:“险句矛头频淅米,老颜花下且摊裈。”

〔夜半深池〕 清·王夫之《广遣兴》之四十四:“障泥拼取前溪滑,夜半深池纵瞎缰。”


【词语矛头淅米】   汉语词典:矛头淅米

猜你喜欢

  • 绕指

    同“绕指柔”。唐温庭筠《懊恼曲》:“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词语绕指】   汉语大词典:绕指

  • 羲和持鞭

    同“羲和驭日”。清袁枚《放歌》之二:“十二万年天寿短,羲和持鞭不肯缓。”

  • 杯蛇幻影

    同“杯弓蛇影”。《花月痕》五回:“杯蛇幻影,鬼蜮含沙。萦愁绪以回肠,蔓牵瓜落;拭泪珠而洗面,藕断丝长。”见“杯弓蛇影”。《花月痕》5回:“~,鬼蜮含沙。萦愁绪以回肠,蔓牵瓜落;拭泪珠而洗面,藕断丝长。

  • 贯口

    源见“贯索”。贯索九星中“牢口一星为门”,故以“贯口”喻指牢门。清钱谦益《狱中杂诗》之十五:“台星落落夜寥寥,咫尺垣墙贯口遥。”贯口遥,谓出狱无期。【词语贯口】   汉语大词典:贯口

  • 肓医

    源见“病入膏肓”。泛指良医。宋米芾《寄薛郎中绍彭二首》之二:“怀素獦獠小解事,仅趋平淡如肓医。”

  • 鱼头生

    《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县)无几而地陷为污泽,因名为邛池,南人以为邛河。”唐.李贤注引李膺《益州记》:“邛州县下有一老姥,家贫孤独,每食,辄有小蛇头上戴角在床间,姥怜之饴之。后稍长大,遂长丈余。

  • 决一雌雄

    指项羽对刘邦说:我们两人面对面打仗,以决定胜败。后以此典比喻双方面对面的较量,比出高低,决定胜败。秦末农民起义及推翻秦朝的战争后,最后剩下项羽、刘邦两股势力相斗,楚、汉两军在广武(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

  • 二乔

    《三国志.周瑜传》:“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即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二乔”即指三国 吴 乔公二女大乔、小乔。亦用以泛指两姐妹。唐杜牧《

  • 少年心事当拿云

    拿云:犹凌云。比喻志向高远。 谓少年气盛,心怀凌云之志。语出唐.李贺《致酒行》:“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涂怀章《彩色思路.年历情》:“你可以朝诵夕吟,手不释卷,边读边考。‘少年心事当拿云

  • 大方之家

    源见“望洋兴叹”。指见多识广、深明大道之人。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综其大较,不出诲盗诲淫两端,陈陈相因,涂涂递附,故大方之家,每不屑道焉。”偏正 大方,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精于某种技艺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