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石渠

石渠

石渠即石渠阁,在长安未央宫大殿的北面,是汉朝皇宫内藏书之处。是汉初丞相萧何提议建造的,收藏入关后所得秦朝的各类珍贵图书典籍。因宫殿下石为渠以导水,故称石渠阁。汉宣帝时,曾征召著名学者刘向在石渠阁教授《谷梁春秋》并论析《五经》。汉成帝时,在此处珍藏皇宫各类典籍秘本,并安排博士施雠和名儒在石渠阁讲学辩论《五经》异同。石渠阁实际上是皇家图书馆兼学术讨论的所在地。后以“石渠”或“石阁”为典,用以指秘书省、集贤殿书院等藏书之处。

【出典】:

汉书》卷36《楚元王传附刘向传》1929页:“上(宣帝)亦奇其材,得逾冬减死论。会初立《谷梁春秋》,征更生受(授)《谷梁》,讲论《五经》于石渠。”颜师古注曰:“《三辅旧事》云石渠阁在未央大殿北,以藏秘书。”另《汉书》卷88《儒林传·施雠传》3598页:“诏拜(施)雠为博士。甘露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另《三辅黄图》卷6:“石渠阁,萧何造,其下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关所得之图籍;至于成帝,又于此藏秘书焉。”

【例句】:

唐·独孤及《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石渠遗迹满,水国暮云长。” 唐·耿湋《题清源寺》:“陈迹留金地,遗文在石渠。” 唐·权德舆《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故人石渠署,美价满中朝。” 唐·刘禹锡《蒙恩转仪曹郎依前充集贤学士举潮州自代因寄七言》:“翔鸾阙下谢恩初,通籍由来在石渠。” 唐·周朴《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名自石渠书典籍,香从芸阁著衣衫。” 宋·周紫芝《鹧鸪天·荆州都倅生日》:“借令未解銮坡去,也合雠书在石渠。”


【词语石渠】   汉语词典:石渠

猜你喜欢

  • 妻者齐也

    齐:平等,相等。意谓妻子与丈夫处于匹配齐等的地位。语出汉.班固《白虎通.嫁娶》:“妻者,齐也。与夫齐体。”汉.刘熙《释名.释亲属》:“妻,齐也。夫贱不足以尊称,故齐等言也。”三国.魏.张揖《广雅.释亲

  • 鼎雉

    《书.书宗彤日》载:武丁(殷高宗)设鼎祭成汤,有雉鸟飞升鼎耳而鸣,问臣祖己,祖己以为灾异,劝王修德,以后国家中兴。雉鸟飞升鼎耳,祖己释为灾异之兆,后遂以“鼎雉”为灾异征兆的典故。《三国志.吴志.贺邵传

  • 分我余光

    指甘茂请苏代帮助、照顾、提携。后以此典比喻借重别人的地位为自己谋利益;或比喻向人借贷钱物。甘茂,楚下蔡(今安徽凤台)人,曾从史举先生学习百家学说,战国时秦国大臣,因在统治上层里政见不合,甘茂恐怕受害而

  • 良辰美景

    美好的时节和景物。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北齐书.段荣传》:“良辰美景,未尝虚弃。”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 尚齿会

    唐武宗会昌五年三月,白居易邀约前怀州司马胡杲等在家中宴会,赴会者都是七十岁以上老人,见于他所作《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偶于弊居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既醉甚欢。静而思之,此会稀

  • 宗资主诺

    源见“啸诺”。指主管官在文件上画诺,表示同意照办。唐李瀚《蒙求》:“宗资主诺,成瑨坐啸。”

  • 爨下馀

    源见“焦尾琴”。比喻幸免于难的良材。唐韩愈《题木居士》诗之二:“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

  • 壁立相如

    源见“家徒四壁”。借指家境贫寒之人。清 汤贻芬《蝶恋花.雨发石头城外同峻钦作》词:“终负联床风雨话,壁立相如,惯把都亭借。”

  • 疾恶如仇

    疾亦作“嫉”。憎恨坏人坏事,如同誓不两立的仇敌。形容人的正义感极强。《晋书.傅咸传》:“咸字长虞,刚简有大节,风格峻整,识性明悟,疾恶如仇,推贤乐善。”主谓 痛恨坏人坏事如对仇敌一样。形容人爱憎分明,

  • 梁尘落

    同“梁尘飞”。宋杨无咎《青玉案.徐侍郎生辰》词:“一声珠串,数敲牙板,应有梁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