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乱正色。比喻以异端乱正统,或邪说冒充真理。古人以朱为正色,红、紫为杂色。或称间色。《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汉代赵岐《孟子题辞》:“红紫乱朱。”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正
月亮落下,参星横斜,表示天色将晓。托名唐代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须,月落参横,但惆怅已尔。”并列 参,参宿,二十八宿之一,即猎户星
《史记.魏豹彭越传论》:“彼无异故,智略绝人,独患无身耳。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史记.外戚世家》:“褚先生曰:‘丈夫龙变。’……丈夫当时富贵,百恶灭除,光耀荣华
同“悉索敝赋”。《淮南子.要略》:“武王继文王之业,用太公之谋,悉索薄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见“悉索敝赋”。《淮南子·要略训》:“武王继文王之业,用太公之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
同“腹笥”。清唐孙华《次韵答毛瑞峰》:“谭经腹笥便,落句笔弩劲。”
谓穿鞋而鞋破,脚后跟露在外面,比喻穷困。《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参见“捉衿肘见”条。见“纳屦踵决”。【词语纳履踵决】 成语:纳
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见“可一而不可再”。【词语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成语:不可无一,不能有二汉语大词典: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软饱:指饮酒后的情况。黑甜:指酣睡。 意谓三杯酒落肚,就呼呼大睡起来。语出宋.苏轼《发广州》:“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自注:“浙人谓饮酒为软饱;俗谓睡为黑甜。”《镜花缘》九六回:“当中有红友题的
旧题春秋.孙武《孙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武所谓“死地”,指客观条件于己不利之所。正因为身处死地,则必有拚死奋争,这样就可能争取到取胜的转机。后因用为用兵善于利用不利条件之典
同“弹铗歌鱼”。明张凤翼《红拂记.英豪羁旅》:“寒灯欹枕听夜雨,堪怜弹铗无鱼。”其他 铗,剑。处境窘困,有求于人。语本《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困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