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绝缨会

绝缨会

源见“绝缨”。泛指宴会、聚会等。元无名氏《斗鹌鹑.妓好睡》曲:“绝缨会上难侍立,才烛灭,早魂魄昏迷。”


【典源】 《韩诗外传》卷七:“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灭,有牵王后衣者。后扢(gu) 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曰:‘今烛灭,有牵妾衣者,妾扢其缨而绝之。愿趣 (cu) 火视绝缨者。’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于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所绝冠缨者谁。于是王遂与群臣欢饮,乃罢。”《说苑·复恩》亦载,文大略同,“王后”作“美人”。

【今译】 春秋时,楚庄王宴饮群臣,饮至黄昏,众人皆醉。忽然殿中蜡烛吹灭,有臣子趁机悄悄拉王后的衣服,王后将其帽缨揪掉,告诉庄王说:“烛灭时有人拽我衣服,我揪掉了他的帽缨,请迅速点灯查问。”庄王却说:“不!”立即下令:“今天与我饮酒,不将自己帽缨揪下的,不为尽欢。”于是群臣纷纷揪下帽缨,因而无法查明究竟是谁拽了王后衣服,楚庄王与群臣继续畅饮,尽兴方休。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酣饮纵情; 也用以形容宽宏大量。

【典形】 楚人缨脱、倒簪缨、绝缨、绝缨会、赦绝缨。

【示例】

〔楚人缨脱〕 北周 · 庾信 《对烛赋》:“楚人缨脱尽,燕君书误多。”

〔倒簪缨〕 唐·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促筵交履舄,痛饮倒簪缨。”

〔绝缨〕 三国·曹植《求自试表》:“绝缨盗马之臣赦,而楚赵以济其难。”

〔绝缨会〕 元·无名氏《斗鹌鹑·妓好睡》:“绝缨会上难侍立,才烛灭,早魂魄,昏迷。”

〔赦绝缨〕 清·钱谦益《次韵刘敬仲寒夜》之五:“怜才可但旌当辙,使过终须赦绝缨。”


猜你喜欢

  • 情人眼里出西施

    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 在情人眼里,对方就像西施一样美貌。语出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一引《复斋漫录》:“谚云:‘情人眼里出西施’,鄙语也。山谷取以为诗,故《答益公春思》云:‘草茅多奇士,蓬

  • 试周郎

    源见“周郎顾”。谓请知音者评试。唐王绩《咏妓》:“不应令曲误,持此试周郎。”也指有意试测对方情意。宋贺铸《诉衷情.试周郎》词:“弄丝调管,时误新声,翻试周郎。”

  • 彩笔掷还

    同“彩毫还郭璞”。宋刘克庄《贺新郎.王实之喜余出岭命爱姬歌新词以相劳辄次其韵》词:“彩笔掷还残锦去,愿今生来世无妖梦。”

  •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比喻做事要抓住关键,找人要找到主要人物。语出唐.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一〇:“(陈)瓘使答之曰:‘杜诗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必擒王,不

  • 介石

    《易.豫》:“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孔颖达疏:“不苟求逸豫,守志耿介似于石然。”谓操守坚贞或坚贞的操守。《宋书.谢灵运传》:“时来之机,悟先于介石;纳隍之诫,一援于生民。”《北史.隋本纪下》:“岂美

  • 叹车鱼

    源见“冯驩弹铗”。指求得知遇。唐李中《甲子岁罢吉水县过钟陵时暮春维舟江渚谒柴太尉席上作》诗:“却羡田家门下客,当时容易叹车鱼。”

  • 王尼车

    源见“沧海横流”。指牛车。形容人潦倒、落泊。清 丘逢甲《古诗》之四:“皇皇太自苦,露处王尼车。”

  • 金投暮夜

    源见“四知金”。指暗中行贿。清洪昇《长生殿.贿权》:“全凭仗金投暮夜,把一身离阱穴。”

  •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制礼作乐,出兵征伐,由天子来决定。 古代以此作为天下有道的象征。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汉.扬雄《法言.先知》:“礼乐征伐自天

  • 彭泽去

    源见“陶令归去来”。指为了保持气节而解印辞官。宋吴潜《满江红.九日郊行》词:“安得便如彭泽去,不妨且作山翁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