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苌弘化碧

苌弘化碧

《庆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信任)。故伍员流于江(指吴王将他的尸体沉入江中);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苌弘是春秋时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的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代通婚姻,在晋卿内讧中,苌弘曾帮助过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他,晋君怪怨周敬王,周敬王便把苌弘杀死,化碧之事当是后人的演义传说。后因以“苌弘化碧”的典故,比喻忠贞之人遭谗含冤而死;或指为国献身,忠烈精神长存。

元.关汉卿《窦娥冤》杂剧第三折〔耍孩儿〕:“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主谓 苌弘,周时刘文公的大夫,后被周人冤杀,传说血化为碧玉。语本《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元·关汉卿《窦娥冤》3折:“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望帝啼鹃。”△褒义。多用于申诉冤屈赞颂气节。


【典源】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唐·成玄英疏:“苌弘遭谮,被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遂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匮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乃精诚之至也。”

【今译】 传说苌弘是周灵王时的臣子,因受人诬陷,被放逐回蜀地,苌弘忠心难伸,满怀怨愤,剖腹自杀。蜀人为之感动,将他的血用柜子藏起来,三年后化为碧玉。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忠臣义士为坚持道义、保守节操而死。

【典形】 碧化、碧血、藏碧、苌弘碧、苌弘化碧、苌弘血、化碧、化碧血、千年碧、血碧、化血三年、埋血、血成碧、化苌弘。

【示例】

〔碧化〕 清·陈梦雷《西曹坐系书怀》之二:“虹流此日犹难信,碧化他年倘见心。”

〔碧血〕 元·揭傒斯《闻熊从正呕血亡》:“碧血凝秋万事空,此生无复一尊同。”

〔藏碧〕 唐·骆宾王《萤火赋》:“血三年而藏碧,魂一变而成虹。”

〔苌弘碧〕 清·嵇曾筠《寄天津范自牧观察》:“忠魂已化苌弘碧,雪涕君思浩荡初。”

〔苌弘化碧〕 元·关汉卿《窦娥冤》:“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苌弘血〕 晋·左思《蜀都赋》:“碧出苌弘之血,鸟生杜宇之魄。”

〔化碧〕 清·邵长蘅《题冀渭公所藏杨忠愍梅花诗》:“溅血九原仍化碧,批鳞一疏独留丹。”

〔化碧血〕 元·郑元祐《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千年碧〕 清·沈磬《陈靖献公祠》:“丹心愿化千年碧,弱息难回百炼刚。”

〔血碧〕 清·赵翼《过文信国祠》:“血碧肯污新赠谥,汗青终照旧题诗。”


【词语苌弘化碧】  成语:苌弘化碧汉语词典:苌弘化碧

猜你喜欢

  • 添丁抹书

    唐.韩愈《韩昌黎集》卷五《寄卢仝》诗:“去岁生儿名添丁,意令与国充耘耔。”唐.卢仝《玉川子集》卷一《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唐代诗人卢仝,生一子名添丁。唐制男子至二十一岁服丁役

  • 新雨

    源见“旧雨今雨”。指新朋友。清朱彝尊《冯检讨招诸同年集》诗:“新雨不来那在眼,故人相对且开颜。”【词语新雨】   汉语大词典:新雨

  • 舄化飞凫

    源见“王乔凫舄”。喻地方官的来去行踪。清查慎行《晋州署中与陈谦话旧》诗:“歌传驯雉民方乐,舄化飞凫吏亦仙。”

  • 鲁侯昌

    《诗经.鲁颂.閟宫》:“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俾探炽而昌,俾尔寿而臧,保彼东方,鲁邦是常。……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黄发台背,寿胥与试。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又千岁,眉寿无

  • 浮休

    《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成玄英疏:“夫圣人动静无心,死生一贯,故其生也,如浮沤之暂起,变化俄然;其死也,若疲劳休息,曾无系恋也。”后以“浮休”谓达观生死,听其自然,淡泊处世。唐白居易《

  • 置之高阁

    源见“束之高阁”。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清黄宗羲《蒋万为墓志铭》:“二场三场,置之高阁,去取止在头场。”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纵有黄帝《握奇》、太公《阴符》、孙 吴心法,诸葛八阵,或置之高阁,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

  • 驹在谷

    同“驹留空谷”。宋魏了翁《满江红.叔母生日刘左史以余正月十日所与为寿词韵见贻至是始克再用韵谢之》词:“驹在谷,人金玉。槃在陆,人宽轴。”

  • 凫化舄

    源见“王乔凫舄”。谓地方官出行。唐宋之问《送合宫苏明府颋》诗:“翟回车少别,凫化舄遥驰。”

  • 蟠桃宴

    宋官本杂剧中有《宴瑶池爨》。金院本有《王母祝寿》一本,《蟠桃会》一本,《瑶池会》一本。至元代,钟嗣成著杂剧《蟠桃会》。惜以上剧本均已亡佚。王母娘娘《蟠桃会》故事,在宋代已广泛流传,并编成戏曲演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