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被坚执锐

被坚执锐

被(pī批):通“披”。坚:指铠甲。锐:指锐利的武器。此典指宋义对项羽说:披铠甲、执武器,我宋义不如您。宋义,原楚国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参加秦末农民起义为将领,初属项梁。见项梁骄傲轻敌,曾予婉言规劝,项梁不听,派他使齐。秦、楚两军会战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前,宋义曾预言项梁军必败。后果败。项梁战死后,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解救赵王巨鹿(今河北平乡北)之围,行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宋义逗留46日不进,项羽建议迅速进军,内外夹击秦军,必然取胜。宋义要先让秦、赵相斗,筋疲力尽,然后楚军出击,打败秦军。宋义自以为得计地对项羽说:“那个披铠甲、拿武器作战,我宋义不如您项羽;但是坐着运算筹画计策,您项羽不如我宋义。”后以此典比喻全副武装、投入战斗。此典又作“披坚执锐”。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305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例句】:

唐·李延寿《北史·裴宽列传》:“帝顾谓诸公曰:‘被坚执锐,或有其人;疾风劲草,岁寒方验。”唐·刘禹锡《请赴行营表》:“臣再授兵符,夙参军幕。披坚执锐,虽未经于戎行;制胜伐谋,亦常习于事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83回:“其余诸将,或从讨逆将军,或从当今大王,皆披坚执锐,出生入死之士。”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男生子》:“杨妻夙智勇……归则传齐诸将,披坚执锐,以待消息。” 郭沫若《读了“记殷周殉人之史实”》:“奴隶社会里面,工、农、兵是没有十分分工的,耕田时是农,服役时是工,有事时被坚执锐便是兵。”


并列 被,通“披”。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精锐的武器。身披坚固的甲胄,手持锐利的武器。语出《战国策·楚策一》:“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宋·王《燕翼诒谋录》卷4:“政和乃悉易以大夫、郎之称,此岂~驰骤弓马者之所宜称乎?”※被,不读作bèi。△多用于指上战场。→披甲执兵 ↔手无寸铁。 也作“被甲执锐”、“披坚执锐”。


【词语被坚执锐】  成语:被坚执锐汉语词典:被坚执锐

猜你喜欢

  • 橘里

    源见“千头木奴”。指家乡。宋王沂孙《南浦.春水》词:“何时橘里莼乡?泛一舸翩然,东风归兴。”

  • 弓藏

    源见“烹狗藏弓”。指功成被弃。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李太师建定难之勋,怀弓藏之虑,武宁保境,止务图存。”清吴伟业《戏题仕女图.一舸》诗:“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

  • 眼中物

    同“眼中钉”。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元年三月》:“时金人在南薰门,谓吕好问曰:‘康王我眼中物,当以五千骑取之。’”【词语眼中物】   汉语大词典:眼中物

  • 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按照礼法,只听说学生来就老师受业,没听说老师去就学生授业。 古代表示尊师重道。语出《礼记.曲礼上》:“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孔颖达疏:“凡学之法,当就其师处北面伏膺;不可以屈师亲来就己。”《韩诗外传

  • 出蓝

    源见“青出于蓝”。多用于学生超过老师。宋苏轼《与朱康叔书》:“天觉出蓝之作,本以为公家宝,而公乃轻以与人。”【词语出蓝】   汉语大词典:出蓝

  • 附葭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唐.颜师古注:“葭,芦也。莩者,其筒中白皮至薄者也。葭莩喻薄。”附葭,沾亲。葭,芦苇;莩,苇中薄膜。汉时,人们常用“葭莩之亲”比喻关

  • 虎威狐假

    同“狐假虎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或以隼翼鷃披,虎威狐假。”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虎威狐更假,隼击鸟愈喧。”见“狐假虎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或以隼翼鷃披,~。”【词语虎威

  • 树蕙辞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以种植蕙草来表明自己对培育贤材的心愿。后遂用为典实。唐.柳宗元《种术》:“离忧苟可怡,孰能知其他。……留连树蕙

  • 墦间得醉

    源见“乞墦”。谓依靠乞求过活。宋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今朝甘自居穷巷,无限墦间得醉归。”

  • 猪肝累主人

    同“猪肝多累”。唐独孤及《酬常郿县见赠》:“谓乘凫舄朝天子,却愧猪肝累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