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识韩

识韩

同“识荆”。宋洪适《与交代沈正言启》:“久驰慕蔺之诚,尚阻识韩之愿。”


【典源】唐·李白《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今译】 唐代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他为人喜荐拔后进,为士人所推崇、仰慕,李白在写给他的信中说: 天下士人纷纷传扬:“生不愿做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您令人景慕,到了这种程度,是因为有周公的风度,使天下才俊,奔走而去到您那里,像登上龙门,一下子便声誉提高十倍。所以有抱负有才学的人,都想让您来评价一下。参见〖李膺龙门〗。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接纳、举荐自己的前辈。

【典形】 荆州韩、识韩、识韩荆州、瞻韩、不愿万户侯。

【示例】

〔荆州韩〕 宋·范成大《送通守林彦强寺丞》:“穷山薄宦我无恨,识公大胜荆州韩。”

〔识韩〕 清·黄景仁《贺新郎·辛卯除夕呈朱笥河先生》:“廿载识韩今已遂,把今年,除了心还肯。”

〔识韩荆州〕 宋 · 苏轼 《送张嘉州》:“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瞻韩〕 清·秋瑾《题潇湘馆集》:“登龙喜遂瞻韩愿,何日重停问字车?”


【词语识韩】   汉语词典:识韩

猜你喜欢

  • 餐薇

    源见“采薇”。谓宁死不屈节。清 洪炳文《悬嶴猿.展墓》:“孤臣自抱餐薇志,节士同坚蹈海心。”【词语餐薇】   汉语大词典:餐薇

  • 带经锄耕

    《汉书.儿宽传》:“儿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事欧阳生。以郡国诣博士,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炊事人员)。时行赁作,带经而鉏,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三国志.魏书.常林传》裴松之注引《

  • 偷梁换柱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以假冒真,或偷换事物的内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这里的“偷梁换柱”指王熙凤乘宝玉神志不清之

  • 渡蚁

    清.张玉书等编《佩文韵府》拾遗四“纸韵”“渡蚁”下引《通鉴长编》:“有胡僧惊问大宋(指宋郊,宋郊与弟宋祁俱以文学知名,称“二宋”,有大宋、小宋之别。)曰:“公丰神顿异,如能活数万人之命者,试思之。’曰

  • 鲁阳挥后日

    源见“挥戈回日”。喻指迟暮之年。清赵翼《晴岚以余六十枉诗称祝次韵奉答》之二:“年命鲁阳挥后日,功名邓禹笑中人。”

  • 蔡琰胡笳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传》:“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奴匈左贤王,

  • 牛衣中夜

    同“牛衣夜哭”。清蒋敦复《声声慢.自题纸阁双声图》词:“莫更牛衣中夜,笑十年英梦,都付悠悠。”

  • 泣途穷

    同“哭穷途”。唐刘禹锡《赠眼医婆罗门僧》诗:“三秋伤望远,终日泣途穷。”【词语泣途穷】   汉语大词典:泣途穷

  • 盐豉莼羹

    同“莼羹下豉”。宋李处全《卜算子》词:“携手度虹梁,洗眼看渔具。盐豉莼羹是处无,早买扁舟去。”

  • 博浪沙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留侯世家》:“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良尝学礼(典章制度)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