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谁执牛耳

谁执牛耳

执牛耳,古代诸侯歃(shà)血为盟,割牛耳取血,盛于珠盘,由主盟的人拿着盘让会盟的人分尝。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谁执牛耳,即由何人主持局面。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和齐平公在蒙地会盟。鲁国大夫孟武伯当司仪。两国国君会见时,齐平公向鲁哀公叩头,而鲁哀公却仅向齐平公弯腰作揖。跟随会盟的齐国官员都很气愤。孟武伯解释说,不是见天子,我们国君是不叩头的。接着,他又问随从人员高柴,向来诸侯会盟时,由谁执牛耳?高柴回答说,哀公七年那次会盟,是由时为大国的吴国大夫主持;后来发阳之盟,是由小国卫国大夫主持。孟武伯说,那么这次会盟就应由我主持了,从而使鲁国在外交斗争中获得了一次少见的胜利。

【出典】:

左传·哀公十七年》:“公会齐侯,盟于蒙,孟武伯相。齐侯稽首,公拜。齐人怒,武伯曰:‘非天子,寡君无所稽首。’武伯问于高柴曰:‘诸侯盟,谁执牛耳?’季羔曰:‘鄫衍之役,吴公子姑曹;发阳之役,卫石魅。’武伯曰:‘然则彘也。’”

【例句】:

宋·戴复古《和郑润甫提举见寄》:“相与定诗盟,谁能执牛耳。” 清·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张溥)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


猜你喜欢

  • 掩户自挝

    《后汉书.缪肜传》:“缪肜(音miào róng,《佩文韵府》卷二十一引作“缪彤”)字豫公,汝南召陵人也。少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娶妻,诸妇遂求分异,又数有斗争之言。肜深怀愤叹,乃掩户自挝(挝,

  • 含蓼问疾

    参见:钟阜蓼并列 蓼,为一种苦辣的植物。比喻不辞艰苦,抚慰百姓,与百姓同甘苦。语本《国语·越语》和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所载政事:越王勾践谋复吴仇,身自磨砺,夜以继日,目倦欲睡,则含辛辣之

  • 彩凤求凰

    同“凤求凰”。宋贺铸《凤求凰》词:“南薰难销幽恨,金徽上,殷勤彩凤求凰。”

  • 不为五斗折

    同“不为五斗米折腰”。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不为五斗折,自无三径资。”

  • 处囊脱颖

    源见“毛遂自荐”。喻显露或施展才华。清无名氏《偷甲记.侠愤》:“虽然万丈雄心,素有奋袂请缨之志;奈何一双饿眼,空寻处囊脱颖之机。”见“处囊露颖”。明·吾邱瑞《运甓记·藩府贺正》:“收一时豪杰,桃李悉植

  • 王乔仙履

    同“王乔凫舄”。元 赵孟?《重用海子上即事与李子构同赋韵》:“韩嫣金丸落飞鸟,王乔仙履下双凫。”

  • 撒盐

    喻降雪。《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博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胡儿:谢朗小名。谢太傅:

  • 画眉客

    源见“张敞画眉”。指风流情人。元康进之《李逵负荆》四折:“出脱你这干风情的画眉客。”

  • 美轮美奂

    《礼记.檀弓下》:“晋 献文子(赵武字)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郑玄注:“文子,赵武也,作室成。晋君献之,谓贺也。诸大夫亦发礼以往。……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朱熹

  • 求三语

    源见“三语掾”。谓招才纳贤。唐王维《同崔傅答贤弟》诗:“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