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谢安泛海

谢安泛海

同“谢安雅量”。宋陆游《书感》诗:“已欠谢安俱泛海,况无王粲与登楼。”


【典源】《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安) 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 (wang),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 (悦),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晋书·谢安传》亦载,文略。

【今译】 东晋谢安 (字安石) 在东山闲居时,与孙绰 (字兴公) 等人乘船出海游览。忽然海上起了大风,浪头汹涌,孙、王等人脸色惊慌,纷纷喊叫要回船。谢安却兴致勃勃,照旧吟咏长啸。船工见谢安安闲畅快的样子,就驾船仍往前驶去。这时风愈来愈大,海浪更猛,那些人怕得乱嚷乱叫,闹成一团。谢安慢慢地说:“照这样儿,便不回去。”众人听了马上坐好,方才回船。由此看出谢安的器量,足以安定朝廷内外。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乘船出航,意兴豪放。

【典形】 安石泛溟渤、泛海船、谢安泛海、谢安舟楫、乘桴从安石。

【示例】

〔安石泛溟渤〕 唐·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泛海船〕 唐·李白 《送杨山人归天台》:“兴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

〔谢安泛海〕 宋·陆游《书感》:“已欠谢安俱泛海,况无王粲与登楼。”

〔谢安舟楫〕 唐·杜甫《戏作寄上汉中王》:“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


猜你喜欢

  • 支诎

    源见“左支右绌”。谓处境窘促,顾此失彼,穷于应付。清魏源《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始,大吏咸度外待君……及董公去,而君始龃龉支诎,惟恳恳敕吏事自备,于是十余年不迁。”【词语支诎】   汉语

  • 锡类

    《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毛传:“类,善也。”郑玄笺:“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长以与女之族类,谓广之以教导天下也。”后以“锡类”谓以善施及众人。南朝 梁任昉《启萧太傅固辞夺礼》:“是

  • 诈诞

    《荀子.修身》:“慝行曰诈,易言曰诞。”后以“诈诞”指欺诈虚妄。宋苏辙《再论熙河边事札子》:“臣闻种谔昔在先朝,以轻脱诈诞,多败少成,常为先帝所薄。”【词语诈诞】   汉语大词典:诈诞

  • 蚨母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南方有虫,名暾?,一名?蠋,又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

  • 武安瓦振

    同“武安振瓦”。北周庾信《拟咏怀》:“武安檐瓦振,昆阳猛兽奔。”

  • 葭莩之末

    见 “葭莩之亲”。[例]举亲举仇,处事公正,何虑人言~。

  • 更衣恩宠

    源见“子夫入侍”。指后宫受到的宠幸。清钱谦益《仿元微之何处生芳草》诗之四:“更衣恩宠在,搔首恨飞蓬。”

  • 马陵书树

    指齐军师孙膑用减灶之计诱庞涓带魏军深追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而在树上书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兵败自杀。后以此典比喻深算妙计,克敌制胜。公元前342年,魏国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派田忌为主将

  • 初平叱羊

    同“初平叱石”。清赵翼《庚午同年招饮于吴山丁仙阁》诗:“地传丁令归来鹤,石是初平叱后羊。”

  • 闪电身

    源见“梦幻泡影”。谓短暂虚幻的人生。明袁宏道《放言效元体》诗之二:“三十年间闪电身,半居白石半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