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负乘致寇

负乘致寇

《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孔颖达疏:“乘者,君子之器也。负者,小人之事也。施之于人,即在车骑之上而负于物也,故寇盗知其非己所有,于是竞欲夺之。”意思是卑贱者背着人家的财物,又坐上大马车显耀,就会招致强盗来抢。后因以“负乘致寇”谓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晋书.张祚传》:“城峻冲生,负乘致寇,惟陛下图之。”唐刘知幾《史通.辨职》:“曾试论之:世之从仕者,若使之为将也,而才无韬略;使之为吏也,而术靡循良;使之属文也,而匪闲于辞赋;使之讲学也,而不习于经典。斯则负乘致寇,悔吝旋及,虽五尺童儿,犹知调笑者矣。”


连动 负乘,小人窃据君位。亦称德才不称其位。由于才德不称其位而招致盗贼的进攻。北周·庾信《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而臣甲子既多……尸禄素餐,久紊彝典,~,徒烦有司。”△多用于社会生活方面。


【词语负乘致寇】  成语:负乘致寇汉语词典:负乘致寇

猜你喜欢

  • 乔松之寿

    参见:松乔之寿偏正 像仙人王乔、赤松子那样长寿。语出《战国策·秦策三》:“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乔松之寿。”《史记·李斯列传》:“(赵)高曰:‘君听臣之

  • 临江节士

    《汉书.艺文志》:“《临川王及愁思节士诗歌》四篇。”《乐府诗集》卷八十四南朝.齐.陆厥《临江王节士歌》:“节士慷慨发冲冠,弯弓挂若木,长剑竦云端。”南朝.齐.陆厥据汉诗《临江王及愁思节士歌诗》咏吟节士

  • 木牛流马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蜀丞相诸葛亮在统兵攻打魏国时精思制造了机制的木牛和流马作为运粮工具,曹军得知后惊惧不已。后因以“木牛流马”用为歌颂诸葛亮

  • 三姜

    《太平御览》卷五一五引晋.司马彪《续汉书》:“姜肱字伯淮。兄弟三人皆以孝行著。肱年长,与二弟仲海、季江同被卧,甚相亲友。及长,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相离,以继嗣当立,乃更往就室。”事又见《后汉书.姜肱

  • 危微精一

    《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宋儒把以上十六字看作是尧、舜、禹心心相传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危微精一”则是十六字心传的省称。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一》:“唐

  • 悬眸

    同“悬目东门”。程善之《和孟硕狱中诗》:“披发纵无天可诉,悬眸仍有鬼能知。”【词语悬眸】   汉语大词典:悬眸

  • 堕飞鸟

    同“堕水跕鸢”。唐施肩吾《送人南游》诗:“凌空瘴气堕飞鸟,解语山魈恼病人。”

  • 夸父杖

    源见“夸父逐日”。夸父逐日所持之杖。清赵翼《江楼野望》诗:“枉费狂奔夸父杖,大江自昔只东流。”

  • 郑五歇后

    《旧唐书.郑綮传》:“綮(郑綮,行五)善为诗,多侮剧刺时,故落格调,时号‘郑五歇后体’。”本指一种多用诙谐歇后语的诗体,后以“郑五歇后”指歇后语。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上半部之末出……宜作郑五

  • 半额蛾眉

    同“半额眉”。宋苏轼《与潘三失解后饮酒》诗:“千金敝帚人谁买,半额蛾眉世所妍。”